我們的寶貝女兒是在美國出生的,產前就問過醫生產房內是否可以拍照,
他們的回覆是"生產是處於醫療過程,是不允許攝影與拍照的",所以只有產前與產後醫生不在場的時候我們才能攝影與拍照。
結果我們寶貝女兒的第一張照片是生下來後大約一個多鐘頭才拍的。我沒問為什麼醫療過程不能攝影拍照,猜想大概是怕日後若有醫療糾紛會變成不利他們的證據吧?不知道這規定是只有我們這家醫院是這樣還是普遍美國的醫院都是如此。台灣沒有這樣的限制從家屬的角度來看真好。
不過當時在產房裡小寶寶還沒出來時忽然呼吸與心跳都停止,剎那間產房忽然湧進七八位醫生護士急救,醫生還用吸引器把小寶寶強行吸出來,在這種狀況下就算拍照是被允許的,我大概也不會拍吧?急得心臟都快從嘴巴裡蹦出來了.....

當年快初為人父時,也是很想去記錄一些小寶寶出生時的記錄(我和女王還特別把懷孕時所有照的超音波照片留下來),但是,因為寶寶胎位不正(臀位胎)的關係,醫生建議用剖腹產,所以我不能進去手術室,只能在外面等,自然就不能做任何拍攝動作了。
懷第二胎時,雖然隔了近三年,但是因為大家都說第一胎是剖腹產,所以第二胎最好也剖腹(連醫生也這麼說)。直到產前最後一次產檢時(後來那次產檢完,隔天凌晨就生了),醫生才在問女王,想不想要自然產?還有問我想不想進產房陪產?當場,我們兩人都傻眼了。
之後,產檢完的當天晚上,女王的陣痛就越趨頻繁了,安排好老大後,馬上入醫院待產,一陣兵慌馬亂下,護士就將女王推入"產房"(特別用引號標起來是有原因的),只是醫生和護士的態度也變了,一直和我說,在外面等就好,不用進去陪產了。半個小時後,就出來了,自然,我也沒機會準備攝影器材。
後來醫生出來再告訴我後我才知道,原來女王推進去的那間,不是醫院的產房,而是手術室,因為醫生發覺小寶寶狀況有點不正常,判斷可能隨時要用剖腹方式生產,所以才沒有讓我跟進去。
所以說,媽媽生小孩有時是會有很多突發狀況的,新手爸爸千萬不要一昧的沈浸在將做爸爸的喜悅內,要多鼓勵及陪伴媽媽哦!
要說起來,我比較支持架腳架用DV拍,至於位置和角度,應該可以和護士及醫生商量,然後爸爸在床邊緊握媽媽的手,替媽媽打氣。媽媽生產的辛苦,我們男生是永遠體會不到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