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標準自動鏡皇 Sigma ART 50mm f1.4 開箱 (50L . s50 art . s50 test)

photoexchange 上有過討論。

C家鏡頭在他們家的機身上似乎有私下做 ISO boosting.

上一次發現這個問題的是一隻 Samyang的 鏡頭和 C家鏡頭對比, 同光圈Samyang的暗。

後來有一位愛好者把 C50/1.4的介面改掉還是hack掉信息, 讓C家機身認為是一隻副廠頭,
結果同樣光圈同樣C家鏡頭, 曝光就暗下去了。

http://photo.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3666/why-do-two-lenses-with-the-same-f-number-give-different-amount-of-light


luckyjacky wrote:
s35好像也有拍出來...(恕刪)

kent406406 wrote:
機身 1Ds 2 ...(恕刪)


請問有RAW檔嗎? 這樣才好屏除機身修正的影響。
拍攝物體是一片非常均勻受光的灰色平面嗎? 比較不會有視角與背景的差別影響。
oxa9615 wrote:
請問有RAW檔嗎? ...(恕刪)



沒拍RAW

S鏡頭已經歸還了


1DS 2

2004年 10年前的老機身.... 不可能有針對C鏡頭偷偷優化的科技

此機身,沒有現在機身去暗角、自動亮度優化、等功能

上腳架拍攝

拍攝環境、距離、角度、環境光線都一樣


週邊失光測試 @ SLRGear.com

50L on 5D


Sigma Art on 1DsIII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kent406406 wrote:
沒拍RAW

S鏡頭已經歸還了


1DS 2

2004年 10年前的老機身.... 不可能有針對C鏡頭偷偷優化的科技

此機身,沒有現在機身去暗角、自動亮度優化、等功能

上腳架拍攝

拍攝環境、距離、角度、環境光線都一樣


數位相機發展可不止10年而已。 一些優化是在檯面下運作,不一定有做到選單上面來,這點很難確認的。
而且在#51 中的dxo有提到最大光圈機身失光補償的機制,1ds MARK2 也在列。
這樣不如相信dxo的數據就可以了。

oxa9615 wrote:
數位相機發展可不止1...(恕刪)


真可怕!這時代有圖已經沒有真相了........

那到底要怎麼測試阿?難道看raw檔就OK嗎?

timy312 wrote:
真可怕!這時代有圖已經沒有真相了........

那到底要怎麼測試阿?難道看raw檔就OK嗎?


其實不OK,因為相機是專門針對照相的,所以會包含一些處理程序的調整。寫入RAW檔前會有部分的前處理,進入DDP更有軟體修正參數,DCRAW或者Mathlab為底的解RAW程式,可以排除部分軟體的差異,不過機身是否前處理就不得而知。
比較起來,若只是針對兩各鏡頭的差異,只是稍可相信的相對值。DXO的數值都是配合相機真正使用得到的數值,當然有圖就有使用經驗可以當作真相,但是真正的絕對值,應該以專門設計來檢測鏡頭入光量的實驗室級機器,才是真正完全比較50L與S50A的差異數值。
------------------
突然想到LDS這時候,一定有一篇文說01嘴泡文了。
不是這麼說。

而是看數據

S50A 的 F1.4 時候是 1.7 TStop
50L 的 F1.2 TStop 是 1.4, 相當於 F1.4時候是 1.68的 TStop.

1.4 曝光上應該差不多的。更不用說50L的失光比S50A更嚴重。

但是 C家的機身可以對自家鏡頭做 iso-boosting, 那出來的照片嘛…… 可想而知。



timy312 wrote:
真可怕!這時代有圖已...(恕刪)

radi_dp wrote:
不是這麼說。而是看數...(恕刪)


反正就是 canon 機身對副廠支援度的問題就是了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luckyjacky wrote:
反正就是 canon...(恕刪)


所以一切要怪也只能怪sigma不出品全幅強悍機身..........

不然sigma鏡搭配sigma機身應該支援度很讚!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