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而,某些優秀品牌如Fujifilm, Olympus搭配優秀的處理引擎或是先端的避震技術
可以有效的在相同環境下製造出比同級的DSLR更好的畫質
....先別提"眾矢之的"的家電廠.....

OVF可以是一種堅持,
對我來說,未來他會漸漸地變成是一個品味
就如人喜歡開骨董車般自然
實用性上Liveview/EVF更可以立即觀得這曝光參數下的及時回報結果
不必先測光拍攝後,再做二次調整。
可望在成本降低到可接受的消費性價格,漸漸地得到更多反應和畫質更好的配備
當然,或許有朝一日極限會比我們預測的更低更快到來(延遲無法再度突破,耗電越來越高),
也或許哪一天極限更高出大家的預期也不一定(雙眼裂像對焦,雙眼3D EVF)
展望前一個二十年,底片與數位單眼的過渡時期,DSLR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在原本底片機必要的架構裡直接替換成感光元件
節省研發成本又可以縮短開發時間,推出的產品
或許在未來五年十年會漸漸地將內部替換成mirrorless的架構,而外觀可能各自發揮
今日頂級的DSLR機種比以前的相機來的更加巨大,所以也可以預測我們往後的走向
為了有權威性而會比現今的DSLR更巨大,一方面也會有超小型的高效能機種並重
OVF可能如Leica外掛OVF一樣成為獨立商品,專賣給品味獨樹一格的顧客
brian41005 wrote:
我真的覺得光學觀景窗...(恕刪)
>第一:沒有延遲的問題只有老花的問題
EVF現在愈作愈進步,X-T1已經幾乎沒有延遲問題了
>第二:鏡頭呈現出來的色調真實和景深預覽也很好用,也比較迅速
EVF所見即所得更好用迅速
>第三:比電子觀景窗可靠,就算機背螢幕掛點只要觀景窗還能看見還是能夠構圖,電子觀景窗萬一出問題有線條或是破圖就變成很麻煩
那反光鏡噴掉怎麼辦???
還有如果電子壞了,DSLR不就變得只能構圖...
>第四:省電
還算正確
>第五:光學可以保護眼睛擋子彈(戰地攝影專用選項)
??????
>第六:沒有藍光傷眼,只有紫外線燒眼嘆氣
所以是一樣的
>第七:如果要去高山或極地,電池對電路板或是螢幕有輸出功率穩不穩的問題安慰,光學較可靠
我想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先確定電池還能不能用
>第八:看不到雜訊XD
好一個自我安慰XD
>第九:對CMOS較好,不用一直通電而減少使用壽命
單反反光鏡會打到壞掉,無反沒這個問題,比起CMOS應該先關心反光鏡壽命
>第十:濕氣進去螢幕就GG了
溼氣進去鏡頭發霉就GG了,一樣的
>第十一:光學觀景窗看100年還是那樣,我可不知道100年後的螢幕顏色還是正常嗎?
你要用一台相機用100年?
>第十二:我習慣用光學觀景窗攝影了,很難改,而且也習慣了
我相信是這樣沒錯
>第十三:電子拍銀河會不會變成焦點在雜訊上翻桌
老兄~這我真的幫不了你啊~!!
>第十四:有反光鏡可以換對焦屏(依需求不同可以彈性使用)
無反峰值對焦甩單反100條街,換什麼對焦屏?
>第十五:看螢幕會近視,看觀景窗可以望遠凝視(限大砲)
又不是要你用EVF看電影,你打這麼多字的時間大概都超過我一個月看EVF的時間吧
>第十六:電子觀景窗對太陽會不會對CMOS造成傷害啊?
EVF躺著也中槍...= =
>第十七:螢幕顯示還是會有動態範圍問題,光學就是最真實的(理論上是沒錯)
EVF跟拍出來的照片一樣都有動態範圍的問題,照這樣說EVF應該會更符合成品
所以用另一個角度來講,EVF比OVF更傳真...
ww1234528 wrote:
以前大家說MILC畫質差/操控差/對焦慢/耗電大/沒鏡頭
現在A7R畫質打死一堆單反
E-M1操控跟高階DSLR並駕齊驅
P家m4/3跟Sony A6000對焦不輸單反
m4/3聯盟鏡頭齊全
甚至MILC還能做出GM1這樣超小型機身,DSLR呢?
MILC除了耗電量大還有什麼缺點?
片幅越大,長焦段和大光圈鏡頭就越長越重,
即使機身壓扁,鏡頭無法瘦身,還是一樣笨重,
所以會用微單的,清一色搭的是輕便型鏡頭,
之前FE 70-200mm F4 G發表就有人在嫌重了,
裝在a7 a7r上就算加電池把手我看還是頭重腳輕影響握感,
不知道sony會不會出類似a3000那種北爛加厚版FE來支援

弄那種加厚版還不如把反光鏡裝回去算了
(記得不要裝透明的,a77就是裝透明的,畫質表現比nex7糟,
當初還以為是sony獨厚e mount,
故意給a monut用比e mount差的感光元件和dsp,
後來經版上大大告知,原來是該死的透明反光鏡造成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