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全幅機的弱點?

簡單的說

在01 全幅是沒有缺點的

I.畫質雖然比不過120以上,但是01的使用者會覺得拿中判來壓FF太誇張,而且功能也不若FF全面

II.全幅投資起來雖然很貴,但01的使用者會覺得,沒錢就別玩攝影或是全幅攝影

III.全幅重量與體積比起APSC與M43的微單們雖然重的多、大的多,但01的使用者會覺得,如果負擔不了這些"甜蜜的負擔",就不夠愛攝影,愛不夠就別玩了,或許你可以用iPhone或是Nokia玩玩

IV.全幅的景深不是缺點,01的使用者覺得,淺可以深,尤其在全幅的無敵ISO支持底下。但深無法淺,無法靠淺景深濾出立體感跟雜亂背景很麻煩




所以,你真的想了解全幅的缺點的話,別來01問



Jinwei wrote:
我是5D2 把手常駐...(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像我現在開始也覺得懶得拿1D4 大磚塊出門
重死了

全幅機真正的弱點就是


當全幅以上撐起了所謂的畫質與細節之後


1.內容拍的跟小相機一樣

2.發現沒人點你的大圖來看

3.幾年後,你的全幅機系統與接環整個二手區特賣出清中,因為出了外星科技

啊~ 我亂掰的...看看就好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milkcake123 wrote:
景深太淺

常常跟女...(恕刪)


缺點只是貴而已!

景深的問題是來自於鏡頭不夠多

焦段不是問題,別人用600 ,你可以用800,1000 ,
就是貴而已
新機一出舊機價錢大跌,會很心疼!$$
缺點是體積和售價,一開始我們都很熱情的背一大袋的設備去拍照,後來…拍還是拍,機子愈換愈小台。買相機變成會考慮體積,SONY A7真的算小了~無預算入手。
實拍好像講不出什麼缺點,淺景深不算缺點吧,拍大合照縮光圈加閃燈,不然開高ISO,現在ISO都這麼強,也不是不能解決,
剩下真的就是價錢和體積了,目前最少還是要三四萬啊,最小也是A7而已
很希望有台NEX3n的大小和價錢的全幅!!應該遲早會有,不知多少年後就是了...
說到底片機,本來很期待DF會做到FM2的外型和體積,結果這麼厚這麼肥...也只有軍艦部像FM2...超失望的...
如果有單反真的能做到FM2的大小和質感,一定賣超好!!感覺上也不是做不出來啊!!
(我現在是在許願就是了...XD)
http://www.flickr.com/photos/zeropro/
edbass wrote:
想一鏡一機的時候還是很"大隻",單純出門散步的時候就很麻煩
(害我很想買Ricoh的GR....)



不認識你...但是必須告訴你!! 快買GR就對嚕!!

買嚕GR後,才知道不用再背大包包的輕鬆啊!!
全幅機現在已經分為無反或單反了

個人都拍小孩動態,沒辦法只能選單反~

而單反相機最大的優勢在於對焦,尤其是連續伺服對焦的能力,而且超過10年的發展~

操作上幾乎沒甚麼缺點,整個系統也非常完整~

最大缺點就是重量.體積,反光板結構在低階相機精度耐用度不夠,大量拍攝後容易造成移焦

無反相機由於沒有反光板結構,無法將光線反射到一個獨立的相位偵測對焦系統中~

所以一般都直接使用感光元件進行對焦~比較難達到單反對焦水平

但重量輕,體積小是優點,將來對焦性能不要說超越,相同於一般單反的時候

就是無反真正反撲單反的時候,但目前還沒甚麼特別感覺~

畢竟要應付各場合,就閃燈來說要高出力的閃燈+電池重量,已經超過無反相機了~

重量的不平衡實在難握,不然單反夠重了何必要買電池把手~

不就為了平衡長鏡頭跟閃燈重量還有直拍好握~ 連拍3小時以上展場就知道

要排除弱點,自己單反當主力,無反當隨身機,所以現在C家人手一支萬元小M不是沒原因

弱光、手持、不使用閃光時,景深容易太淺。
(這種情況當然還是得看題材,因為不是每種情況都只拍淺景深,也不是隨時都一定有腳架)
簡單的舉例就是室內團體照
當然可以改飆高iSO就是了,也就是畫質(低iSO)與景深(高iSO)的抉擇題。

另外快門聲、與相機、鏡頭的體型
也比較難用於街頭攝影、或是盲拍的情況(比較難不等於不行喔~)



在01所謂沒有缺點的全幅機,實際上也並不能讓每個人都變大師不是?
(若是不對的設置下,全幅拍出來的也不能看)

適時、適地的選用器材,那就對了
器材不會無敵,還是得看使用者是怎麼使用的

---------------------------------------------------------------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了某位幾乎都使用高檔相機、及高階鏡頭並旅居國外的朋友的照片
拍的畫面真的都很美,都很好看,取景也不錯

但是怎麼看幾乎都只有突出主題的超級淺景深,除了主題之外其它東西都在畫面裡融化了...
我真想問:"現場看起來是像這樣嗎?"

當然現場看起來,跟拍起來本來就不需要一樣,但當像街拍,或是類似產品照的近拍時
刻意的淺景深反而會破壞掉畫面裡該存在的細節(這裡講的細節不是銳利度)
又換言之,反而會有種刻意突出主體,結果變成有點矯情的感覺

以我個人街拍的經驗,拍照本來就是很主觀的事
但是儘掉的去掉主觀意識的畫面,能留下更多值得玩味的細節




這二張的呈現方式不同,應該能感覺得出上面所說的差異

而上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後來也玩起了GR,他自已的心得就是終於才知道自已能擺脫標準鏡
與大光圈淺景深了,也讓我看到了他畫面中終於帶進了更多有趣的事物。

另外,全幅其實在需要縮光圈拍攝的題材的時候
與APSC的畫面真的相去不遠...有時甚至連手機都能拍的不錯了
不說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會去分辨哪個是全幅哪個是什麼相機?
又有多少人真的會點開大圖欣賞?

我只知道,全幅機在人像攝影上幾乎是無敵,但對不止拍人像的朋友來說,並不是那麼必需的東西
拿了一台全幅機,也不是馬上就能當婚攝或成為人像大師

說了半天,我並不是要說淺景深是很不好的事,也不是指說全幅機拍照得看主題
當然也不是指出全幅機除了淺景深外佔不到其他優勢,它的優勢還是很明確的

而是,某一天,你發現不使用全幅機、淺景深的時候
自已變不會拍照了,拍出來的照片旁人也沒感覺的時候

或許才會知道淺景深並不是畫面裡最重要的事。
(最後的結論並不是針對全幅機,僅針對淺景深,APSC底下亦是如此。)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