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Canon出了幾乎是APS-C片幅的G1X ,是不是代表不會出可換鏡頭的EVIL了呢?

G1X賣的好Sony一聲令下DC市場感光元件全部升級成1.5",DC市場它是供貨商,要什麼
片幅掌握在Sony手上,Canon EVIL最好能跟EF-S等效焦長無痛轉接,否則會被夾擊
Fujifilm X-Pro會捨棄原本盛傳的M43片幅,就是預留DC升級空間,DC市場每家廠商一年要
賣1千萬台才不會賠本,這個市場比DSLR+EVIL大百倍,Canon不可能不為旗下DC部門預留升級
空間,所以要忍,等2012 Canon evil發佈


pharmacists wrote:

都做不能換鏡頭了,為何廣角端不做到24 mm,光圈不做到F2.0呢?

恕刪)

等效焦長:28 很好啊..作到24通常變形會不少..我習慣一開機就拍照

廣角端28很好啊

fatpig06 wrote:
可以斷言,G1X是測試新片幅1.5的試金石,為一台DC花成本研發新的片幅,精於計算的Canon會有這樣了的佛心嗎?

所以,一台可換鏡並且使用1.5片幅的相機已經在倉庫,或者已經有原型機了。

而600D的後繼機推出日期,將會延後,畢竟,600D已經夠強了,可以想像的改進空間,而又可以成為賣點的,真的不太多,換上新血在市場吸引目光,不是一個好商業決定嗎?

以商業的角度看,實在沒必要在4/3類片幅中跟其他廠打泥漿戰,他們打的是小巧但畫質不甚了了的機種,而賣點是小巧+具創意及花俏的功能,Canon這間極缺乏創意的大廠,如果推出類似的機種,看不出可以有多大的絕對優勢...(恕刪)


紅色那段話,似乎有貶43或M43的意思?

AVCHD wrote:
G1X賣的好Sony一聲令下DC市場感光元件全部升級成1.5",DC市場它是供貨商,要什麼
片幅掌握在Sony手上


我覺得不容易耶...例如銷量很好的名片機要搭載沉胴式鏡頭就不可能配備 1.5" (如果能配得出來,現有的m43鏡頭應該就都小不啦嘰的)


wjesse wrote:
紅色那段話,似乎有貶43或M43的意思?


那是典型的明貶 (Canon這間極缺乏創意的大廠) 暗褒 (反而堅持一貫的高畫質,然之後因為可換鏡,令到鏡頭的銷量增大,更合乎做生意的原則),m43 只是剛好被拿來當踏墊。


不過 Canon 的光學品質確實很優秀。當年我第一台 DC 是 2MP 的 Canon 相機 (那可是當時市面上第一台 2MP 的 DC),當時拍的照片現在拿來 100% 檢視,畫質不輸現在市面上低階機身配 kit 鏡照出來的照片,很紮實的相機。


我倒是覺得 "幾乎是APS-C片幅" 這句話更有趣。按照引用的原文給的比例圖



其原文標題 "Canon G1X 發表 片幅比4/3系統大比APS-C小" 還比較貼近實際狀況。


這場無反光鏡的混戰,我覺得最難的就是 "片幅越大鏡頭越難做小也越不隨身,但是片幅越小種種先天限制又相當程度的抵銷了鏡頭小型化帶來的利益"。

走大片幅,則跟原本有反光鏡的版本相比差異就不大,只有機身縮小而已,很尷尬 (例如 NEX-5N+SEL18200)。走小片幅如果要維持一定的光學品質,鏡頭好像也無法等比例縮小 (例如 Nikon 1 的鏡頭說實在沒比 m43 的小到哪)。如果走折衷之道,那就又變成機身鏡頭是有比較小,但成像品質也就介於兩者之間 (以同樣的價格帶來比),乍看面面俱到但頗有鼯鼠五技而窮的鬱悶...


我想最後的決勝點還是看 Canon 能否在跟 m43 類似的片幅下推出同樣價格但是畫質幹掉 O 記跟家電廠商的鏡頭。最後決勝負的還是鏡頭群,偏偏鏡頭是最是一分錢一分貨絲毫沒有商量空間的殺戮戰場,非常的現實。

pharmacists wrote:
都做不能換鏡頭了,為何廣角端不做到24 mm,光圈不做到F2.0呢?...(恕刪)


片幅那麼大,要做到廣角端有24mm光圈2.0,那個鏡頭部分大概得要像17-55的尺寸,這樣還能當「隨身機」嗎?更別提要把價格壓在合理範圍了。

想要有大片幅又想要有廣角有大光圈、還要能隨身攜帶、價格低廉....
budinx wrote:
我覺得不容易耶...例如銷量很好的名片機要搭載沉胴式鏡頭就不可能配備 1.5" (如果能配得出來,現有的m43鏡頭應該就都小不啦嘰的)......(恕刪)


不能換鏡頭的DC感光元件哪需要統一,如現今市場上有1/2.33、1/2.5、1/1.7...等諸多尺寸
卡片機用1吋,類單體積本來就比較大用1.5吋不是難事,現在的G1X是4倍變焦,難保下一代G2X
改成1.3吋6倍變焦,鏡頭還是一樣小
EVIL銷量去年銷量開始下滑,Canon高層說的沒錯,EVIL鏡頭要賣誰 ? 大多數人圖的是輕便及
需要時能轉接自家系統,可以預測等越來越多DC廠商投入片幅升級產品EVIL銷量會下滑更多,
Fujifilm Sony Samsung 都採用APSC,同樣是CMOS生產商,Canon不至於看不清局勢,會出
小於APSC的EVIL,況且鏡頭只有Sony小不下來,其它二家是有目共睹,尤其是Fujifilm鏡後距
達到11mm還比NEX的18mm短了7mm
其實太長焦的廠商根本可以不用做,直接宣佈用轉接,已經失去輕便優勢又要花更貴代價去買根本
不划算,個人認為EVIL決戰點在轉接環火力展示,誰能轉最多鏡頭,誰能自動AF鏡頭最多,誰就
比較有利基,Sony,Fujifilm鏡後距做這麼短,是有遠見的,這不是做幾顆EVIL鏡就能有賣相,
否則Casio也會跳下來玩,Samsung也不會賣那麼差
小弟想要藉此機會順便討論一下所謂轉接環(配件)的"預算先決"問題耶
先把機身和鏡頭分開討論好了

由於最近升級60D單機公司貨28800
就想到之前的敗家目標,也是目前EVIL最熱門機種之一的NEX-5N
現在單機身16980再加個轉接環1萬多,再加個觀景窗9000多~
(每次討論到EVIL操作不便鏡頭少,總是有大大提到可以加配件就解決了,但是配件超貴阿.....)
哇塞~比60D還貴6000耶,就算沒有習慣用觀景窗(用觀景窗在取景姿勢上還是比較穩固)
也只比60D便宜個3000塊
這樣算起來NEX-5N的C/P值哪有高.....
再說加了個轉接環就表示還想再用其他體積更大更重的鏡頭
那所謂的出勤率還有很大的差別嗎

除非打定主意一輩子用E環
不然S家的策略還真是跟刮鬍刀和印表機廠商類似
先在機身上取得價格優勢
但是要用更多更好的鏡頭的時候就榨乾你的荷包...

稍為回歸一下主題好了~如果打定主意用EVIL的KIT組都不讓S家賺轉接環和蔡頭
我看不出為何不買G1X就好...



AVCHD wrote:
不能換鏡頭的DC感光...(恕刪)
sandyfdanss wrote:
小弟想要藉此機會順便...(恕刪)


但是你要想如果你要輕便時,5N可以拆掉其他配件變小台,

60D可以變小嗎?這就是價值的地方

BTW G1X能換鏡頭嗎?不行
LEICAQT & XT-10 & X70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