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y-Lin wrote:
其實或許我講話比較犀...(恕刪)
IS沒用嗎?我倒是覺得很實用,以前用過的經驗是,就算拉到55mm端,有IS快門我只需要少於1/8秒就可以不會有手震的問題;而沒有IS的時候,55端我1/20秒就有一定機率會手震了。個人7D+5D,17-55和16-35都有,17-55用在APS身上還是比較方便的一隻鏡頭;16-35還是要裝在FF上才能完全顯現出光學表現。按照您的說法17-55和16-35比只贏在焦段的說法,16-35跟35L比,除了焦段,剩下的16-35贏在哪?所以我要改推35L給樓主嗎?贏了就是贏了,16-35比起17-55就是焦段短了些又沒有IS,在APS機上,16-35在各種場合的泛用性和便利性就是輸給17-55。至於裝在APS上的畫質,除了看星芒和耀光外,看發色或銳利度這兩隻鏡頭的差異我也分不太出來。
s58951212 wrote:
感謝大家的建議
老實說~我是覺得17-55也不錯!
但就是卡在他有可能會軟頭 & 會吸塵 !
最重要是畫質的品質!這是我最CARE~
因為小弟只有18-55MM
總是拉近看畫質真的在邊緣都有模糊的感覺!
...(恕刪)
幾乎每個鏡頭在最邊緣的畫質都不好,變焦鏡又比定焦鏡還嚴重,便宜的定焦鏡又比價錢更貴的L鏡品質還差,如果KIT鏡的整張相片成像品質可以和L鏡相比,那L鏡就沒有價值可言了。
而L鏡也有分1代跟2代的成像品質,通常到2代會強化跟數位機身的配合度,也就是會修正更多在數位機身上會出現的像差或色差。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