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3D比5D3還早問市!?

wilsonkate wrote:
如果是 應是要補足產...(恕刪)

補足產品線+1...

1D..3D..5D
7D..十位數D...百位數D

5D3 預計對焦模組不會改善太多,依舊是九點對焦
頂多跟十位數機身一樣~從原本的只有中央對焦點是雙十字改為九點全雙十字 5.6+中央f2.8
頂多就是這樣改

之前去Canon那邊上客聽到原本是他們產品經理兼任講師的老師說:
一代提升ISO兩級應該差不多後!!(先試問我門對下一代機身有什麼期望,然後自己說出前面那句話)
所以估計下一代5D3 ISO最高可達51200(H1)以及102400(H2)
原本可用ISO只有3200-6400,這次可用ISO應該可以達到12800-25600(有強到)
估計畫素還是2600萬左右,不降低畫素。
(我想這代表Canon有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可用ISO...只是對於市場產品的規劃..一代就是提高兩級..可惡)

另外改善LV對焦性能,錄影功能強化
3D則是有可能會用全19點 全f2.8雙十字+FF片幅+1800萬-2300萬之間的畫素
連拍約6-8張,一樣沒有連機身的垂直握把。
為職業攝影師的準專業機種

5D跟1D系列中間真的有一個很大的空缺可以安插產品....3D剛剛好而已

不會以下犯上
也不會輸於5D系列

不過這樣....我還是要買5D3...QQ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diffusionless wrote:
奧運向來是1D系列在...(恕刪)


的確如此,1DS的S是指STUDIO,所以1DS4只要專注在提升畫質,不要被D4X、645D或SD1打倒就好。
因為機身的定位不同,所以1DS4並沒有非得搭配奧運發表的壓力。
由於1D4的產品週期尚未結束,所以CANON不大可能推新的1D去配合奧運製造話題。在這個空窗期,3D的定位會比5D3更適合奧運。只要肯在錄影跟高ISO上下工夫,3D還是大有可為。
taiwan23175 wrote:
另外改善LV對焦性能,錄影功能強化
3D則是有可能會用全19點 全f2.8雙十字+FF片幅+1800萬-2300萬之間的畫素
連拍約6-8張


如果這麼讚, 該是使用5D/7D後升級的下一台.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只希望5D3能在今年下半年出吧! 不要等到明天夏天了!

除了用機身性能來區分產品之外, 價位也是用來區分的利器,


別忘了, 它們可是商人。
taiwan23175 wrote:
3D則是有可能會用全19點 全f2.8雙十字

1Ds/1D都沒有f/2.8雙十字了
把3D做到19點全f2.8雙十字感覺有點....

1Ds/1D的十字也只是f/5.6+f/2.8組合而成的單十字
外行人看規格覺得比7D/60D有完整的f/2.8十字還"爛"

但是事實上1Ds/1D的對焦有比7D/60D爛嗎?

而且在一塊電路板上要做到 19點 全 f2.8 雙十字, 感覺.......很累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wonly wrote:
1Ds/1D都沒有f...(恕刪)

F2.8確實是比較精準,但不是沒有缺點!


(上下是F5.6,左右是F5.6)
要知道F2.8的分光孔洞是距離比較遠,除了必須要對應開放光圈F2.8,在截取鏡頭內也是較靠光束邊緣較弱光線,所以在後面AF SENSOR所接受光訊號是比較差,也就是在靈敏度是比較弱,而且相對要尺寸要大許多。



F2.8十字,本身精準度很高,但靈敏度較差,在暗部對焦需要較好光電訊號較為弱勢。
F5.8十字,則是本身靈敏度很高,但相對精準度較低。
F2.8+F5.6則是這兩種對焦點性質作平衡互補,可以獲得靈敏度和精準度協調結果。

AF SENSOR本身是光電元件,相位對焦是分光兩個峰作比對,但現實訊號並不是那麼完美,在比對中要差多少才算已經精準對焦?這裡常是決定最後對焦結果差異




diffusionless wrote:
要知道F2.8的分光孔洞是距離比較遠,除了必須要對應開放光圈F2.8,在截取鏡頭內也是較靠邊緣光線,所以在後面AF SENSOR所接受光訊號是比較差...(恕刪)


不知道SIGMA 120-300/2.8 OS的合焦問題是不是跟這點有關?同樣是300/2.8,它的口徑硬是比人家小一截,搞不好就是這樣才導致合焦精度下降@@
diffusionless wrote:
奧運向來是1D系列在...(恕刪)


我前面會這樣推測,其實就是認為1D與1Ds匯流的時機應該到了
這不是說兩台會變成一台,而是1Ds4有1.3x Crop的可能性更高了
歷史可證,相機發展到一個時期,經常發生Canon產品Nikon化,Nikon產品Canon化的現象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從1Ds4被延後,代表Canon高階產品布局已經重新洗牌
所以我認為不適合再套用舊思維,而應該用新思維來看待

這只是不負責任的推測而已,僅供參考,潛水去

星遊子 wrote:
我前面會這樣推測,其...(恕刪)


1系列合體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只不過CANON一開始就搞了三種片幅,又把EF-S加了一截屁股,讓開放CROP這條路看起來特別崎嶇。假如不是那截屁股,CROP功能應該早就開放了
nagasitori wrote:
1系列合體應該是很多...(恕刪)

的確!

CANON擁有機身 鏡頭與感光元件各方面優勢能力,在市場銷售也是控制相當好!

CROP模式也不是一個很難技術能力!


簡單講,所有一切問題根源在於商業策略考量。

今天不是給消費者完美機身而銷售數字很漂亮就夠,那後面產品銷售呢?


而且人的欲望是無窮,永遠不會滿足,到時候下一步要端出什麼菜?


把兩種方向成本加在一起,價位與最後消售來說,很難比兩台分別較便宜與較貴,來的賣好!

1Ds和1D合併損失>1D FF機>分開APS-H的1D與FF的1Ds

除非市場銷售控制不住,才會往較高損失方向走!

CANON只要還在銷售第一,就有得等!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