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huahuatc wrote:
現在都會多帶這小小黑出去拍拍生態...(恕刪)



已經很久沒有拍蝴蝶了,上次獨自拿著百微開開心心拍蝴蝶,已經是去年夏天的事,現在假日出門幾乎都是一家老小出遊居多,很難有機會再拿著相機專拍自己愛拍的東西... 這個週末上山吃飯,難得逮到一點空檔,身上正好只有帶著小小黑,平常都用百微拍蝶的我,將就用著小小黑趁機追蝶去,倒是也拍到了一些還滿讓我自己驚喜的照片~~

一般用微距鏡拍蝴蝶,很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由於實在太精彩了,不知不覺就會越靠越近、越靠越近,無法自拔的想要拍到滿版、拍到爆框,拍出一堆像蝴蝶百科圖鑑一樣的照片,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拍照,不是在做科學圖鑑......

而放大率僅 0.26x 的小小黑,在先天的限制之下,要拍出科學圖鑑式的顯微照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以雙翅展開大約 6cm 左右的台灣單帶蛺蝶為例, 300mm 端在最近對焦距離下拍出來的大小,也不過就如此而已:



這樣的 size ,要用來提供欣賞動物奇觀的照片,當然是不太足夠,但用來拍小灰蝶和弄蝶之外,非迷你型的蝶類,也算綽綽有餘了。而且,就因為無法沈迷在動物奇觀上面,反而拍照時會「被迫」專注在構圖上,倒也反而是件好事...

尤其像這比姆指指甲大不了多少的紅邊黃小灰蝶,在照片上就佔這麼一丁點面積,就算把它擺在井字交叉點上,也無法靠這這隻小蝴蝶搞出啥咪好照片來...... 所以呢,非得靠背景的色彩和構圖將牠襯托出來不可:



這個玉帶弄蝶,雖然體型比小灰蝶大些,但靠近到幾乎無法對焦了,也不過就這樣而已:



用長焦鏡頭拍生態的優勢,就是隨便一個亂七八糟的草堆,拍出來也會帶點夢幻的感覺:



但是,蝴蝶和人一樣,每種蝶的外型都有它所散發出來的個性和氣質,蝴蝶和美麗、夢幻並不是一定要劃上等號的。 所以,拍出各種蝴蝶特有的氣質,有時也是照片中相當重要的元素,例如這隻台灣波紋蛇目蝶,用這樣的角度拍出牠獨特的眼紋,更能感受到蛇目蝶散發出來的魔幻魅力:



假如我們把造型類似的達邦波紋蛇目蝶這樣拍......是......也不算難看啦,不過就是少了一些特色:



而同為蛇目蝶一族的切翅單環蝶,外表完全就是沒有任何吸引目光之處,但是搭配一下光線和色彩,就很容易表現出一份神秘感:



當然,天生就有優雅造型的三線蝶,不必這麼麻煩,只要搭配一個清淡不搶眼的背景,單靠主體自己就很出色了:



其實,這次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最後的 2 張照片。

第一張的紫蛇目蝶只是蝴蝶飛走前的隨手一拍,拍得並不算好,但卻是我當日最滿意的照片之一。當時蝴蝶是停在高度無法伸手觸及的竹葉上(以百微的焦距是拍不了了),風吹得竹子不停的來回晃盪著,我看著這幅心儀已久的景象,眼見機不可失,便以最快的速度舉相機,一陣慌亂中就按下了快門,結果就只拍到了這麼一張,幸好還勉強能看:



照片背景中的竹葉,我搞不清楚究竟是因為二線性散景還是因為晃動形成了疊影,讓凍結的畫面上產生了一股動感,彷彿重現了當時的場景。

我們一般看蝴蝶的照片,幾乎都是靜態畫面,但我現在發覺,為照片製造一些動感也是很有趣的。像這張停在芒草葉上的豹紋蝶,葉面紋路的線條加上背景的線條,讓畫面形成了一股流動的感覺,再加上刻意從側面拍成扁平的蝴蝶,整個像極了蝴蝶正在極速狂飆呢:



偶爾拋棄習以為常的視野,換個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往往會有很多令人驚喜的發現喲~~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小小黑在中正紀念堂的巨砲群下衝鋒陷陣,表現算是及格,原圖及裁切無後製

josh14893105 wrote:
小小黑在中正紀念堂的...(恕刪)




昨天去爬山拿出小小黑來照

昆蟲類.蝴蝶大小OK容易對焦

蜘蛛...很大隻的OK...但是手抖得太厲害..XD 太小隻根本找不到點..我的眼睛有問題@@

結論是...手抖問題要先解決..XD


一代小小黑,配合入門 CANON 700D 繼續推帖,希望有在用的繼續分享,請各位指教,見笑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