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便宜的色彩校正比較方便

yingyenlin wrote:
怎麼會不是這樣寫的呢...(恕刪)


回到主題

為什麼專業人仕都會選擇 EIZO
還是大家都是半調子?
人云亦云的結果?

你專注這點就好了
因為你的開頭就歪了,當然最後結果就是會如此

最初的那篇文章,你的意思就是何必花大錢去買 EIZO 的螢幕
因為全世界大部份的人都不是用 EIZO
(「你用EZIO校正,九成五的人看你的影片你色彩都不對。」,所以買 EIZO 螢幕的,都是冤大頭)


而我一直在問是工具不對,還是使用者不會用
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是沒有人正面回應

我個人自己連 450D 都還不太會用
拿到 5D、6D,就說幹嘛花大錢買這種相機
然後,我得到結論,5D 還比不上 450D
這樣會對嗎?



PS:隨便啦! 浪費太多口水,大家高興就好,就這樣囉
小弟不識EIZO...

我想請問
假設EIZO真的很好,又經過校色,那他們做出來的顏色是比較正確的嗎??
假設他們的顏色在EIZO上是接近正確的,那檔案拿來看的時候有這樣大的誤差,可能會是哪個環節沒做好?
EIZO弄完之後的影像還需要後製嗎?
還是後製完才要放到EIZO上面??
還是拍的時候就是用EIZO在看??
還是說EIZO弄完的影像要經過某機器處理之後再來看??
如果是處理照片,會跟處理影片一樣嗎??
我很想知道樓主的NB螢幕顏色與一般大眾的LCD螢幕差距多少呢?
說不定一般大眾跟EIZO其實差沒多少,而是樓主的NB螢幕實在偏差過大
至少eizo可以硬體調整顏色,而且選項很多

重點是經過調整後不會少掉太多顏色
eights wrote:
然後,我得到結論,5D 還比不上 450D
這樣會對嗎?


歪的不是開頭,歪的小部分讀者沒有讀完本文的結果。

之所以沒有對您的文章做出回應是因為,我身為務實派,怕對您這種學術派的提出任何的觀點都會引起戰火。
您許多地方說的相當對,相信只是與我觀點與用詞上的不同罷了。如果您一開始有讀完5D2的本文的話相信您反應不會這麼大。
避免大家太過"激情"還是讓第三者,而不是我對您的意見提出觀點的好。


但是至於5D2比不上450D這件事我可以非常同意。
照相我還在用350D,因為很輕。
用習慣後除了攝影我很懶得拿1D4或者5D2了


虹榜 wrote:
我很想知道樓主的NB...(恕刪)


MBP 17吋,09年底版本

阿海不住海邊 wrote:
小弟不識EIZO.....(恕刪)


對於這類螢幕而言的準確性,意見很兩極(看上面幾樓就知道了)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再大學實習時有在美國PBS電視台待過一個學期,
當時PBS電視台的效色不只是這類專業螢幕。
除了從Master到Edit為了避免顏色跑掉太多會用SONY的硬體校正之外,
播放室和校色室用的是五台大品牌的一般螢幕(記得有SONY和Panasonic的平板,一台顯像管,和其他)做確認(當然還有一台校正好的當Base)。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yingyenlin wrote:
歪的不是開頭,歪的小...(恕刪)


我又變學術派了 XD


你還是沒解釋清楚很多事情
所以引發這麼多問題
造成大家在亂猜,還引出校色無用論、專業無用論

這是你的責任,可能要講清楚比較好


我還是很好奇,你那些學弟是怎麼用校色器的
會讓紫色變粉紅色
也許他們的使用方法會啟發我們這些學術派的人,不同的想法

另外,我一直對著你的主題提出疑問
並沒有因別人講了什麼而改變

不然,就是我是個半調子,所以才讓你不知道從哪解釋起吧
這也是很有可能的
做人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別人而活?

假如世界上有一標準,而這種標準,祇有少數人,或者有才華的人才可以到達,那是不是要因為大多數人都不能達標,因此就要自己放棄達標,跟其他人一樣,平庸一生,但求大多數的凡人認同,而不向標準努力?

對!人生沒有標準,祇要自己覺得過得好,便是達到自己的標準。

祇是,攝影是光學,是色彩的表現,光學及色彩,都有一套世人認可的標準,大多數人不達標,是個人能力問題,也可能是個人選擇,甚至是無知的問題,但請勿將自己達不到的標準,便視之為多此一舉,這種思維會令所有事物退化,因為追求更好,是人類進步的原因。

樓主,請多了解相機的設定,當中有SRGB,與及Adobe RGB,還有Lab Color,了解過後,又對相片有認真的態度,那麼樓主的想法,必定會有改變。

不知樓主有沒有自行打印相片,或者將相片送到街外打印的習慣,有沒有想過,為甚麼在螢光幕看的,跟打印出來的,有著這麼大的分別?

假如樓主有這種疑問,又曾經想過解決這問題,小的會想,樓主應該明白自己的主張有多無知。
按我對樓主的了解和私下和他請益,他早是影像專業層次很高的人。sRGB唉樓主一定三條線。樓主建議標題加個非專家才可看的內文好了
fatpig06 wrote:
做人是為自己而活,還...(恕刪)

這位大大拿平面打錄影
覺得有點張飛打岳飛

不是替樓主在說話
不過說真的
因為平面影像有相當比例需要印刷輸出
而在印刷的冗長過程中
良好的色彩管理能夠確保相機拍的到EIZO螢幕上的影像再到印刷成品的一致
這點相信大家都有共識
同時在成本上也不是難以負荷的高

但樓主提出的是"錄影"的問題
所以在觀眾端最終呈現的載體是一堆沒有校色的螢幕而非印刷品
而大部分會觀眾用來看的螢幕
可能會是三爽/Bravia/LG/VIZIO/TCL/Sampo...等族繁不及備載
在最終載體的品質如此不穩定的情況下
樓主所提出的這種投票式Solution
在器材準備不充分的非專業領域確某種程度是可行的
當然我還是認為做好全流程色彩管理是專業的唯一途徑
但是用在錄影上的成本真的太高
真非一般普羅大眾玩的起的
看到這種文章,實在是......

深深覺得mobile01應該要設扣分的機制,提醒讀者文章的可信度。因為誤導人的發言在網路上是非常有殺傷力的,或許也可以考慮讓功力深厚的網友(如sambad或文包)來擔任版主,作一定地篩選。
Blog: http://www.drzyx.com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zhiyixie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