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喔!?
我講講我的親身經驗好了,有一天我去nova買數位單眼,當時預算有限
也沒特別去研究什麼對焦速度(買數位單眼之前玩底片機用手動對焦)
所以我買了一台canon kiss (400D),老闆在跟我介紹的時候就有一個人走過來
(剛好nova有show girl產品上市活動,他應該去拍那些)
然後丟一句話給我他說「塑膠味那麼重的相機也要買」
意思是kiss 機殼很沒質感塑膠味很重(那位老兄拿D300)
我就問他不然你覺得哪個好??
他說你新手買那個就好了阿(意思是要我買kiss就好了)
我說喔!那我看一下你那台拍的怎樣(抱著想跟他請教的心態)
他說「不用看,你看不懂」
我心想X你媽咧!!
後來他拿一張他自己印的名片給我叫我去看他的blog
我回家看差點笑死在地上,他拍照沒什麼內容(不知道她拍照要表達的內容是...),閃光燈亂打....
最精采的是把一個辣妹的鼻孔拍超大的(仰拍直接對焦鼻孔,由下往上拍)沒什麼攝影觀念吧....
當時我雖然是買入門機,但我玩傳統相機也有兩年多了
那位老兄也許也常來這裡或是者裡很多那種人
但我想把攝影技術的好壞回歸到欣賞照片的美感才是對的吧。
PS:別問我那個老兄的blog,每個人都會進步,我也不想讓他難堪...。
(1) 金字塔頂端:
買最好的有何不可?反正只有幾十萬嘛...
對這族群來說,真的沒什麼好考量的,買最貴的就對了。
(2) 中產階級:
做一次投資,可以陪我從初學到進階,五年內不用再換相機。
不是買不起,只是買了會痛... 所以買機之後要認真學習,以免辜負機皇。
(3) 貧困階級:
我只是想過過有錢人的物質生活...
雖然我什麼都不會,只要機皇在手,就感覺希望無窮。
買了機皇之後,我會好好努力賺錢的..
換個角度想 ...
既然是自己花錢買的東西,何必在意別人怎麼看?
即使買來只是放著欣賞,自己爽就好了,其實別人也管不著。
富人買機皇是不需要什麼理由,反正對他來說機皇也沒多少錢
窮人買機皇自己都知道理由,旁人很難去理解他的深層思考或計畫
所以... 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去拍照啦...
阿~今天下雨...

osteowuu wrote:
開版大大說的粉好
其實所謂愛題頭殼論的,往往有些是半調子主義
因為他們粉多有一個現象,並不是談論攝影技術與美感美學
而是著論在拿越普通的手機、dc拍出來的相片,遠遠比拿dslr、數位機背還要來得「更高的藝術表現」
他們開頭說「腦袋」,最後結論卻是「器材」,限定在dc與手機的器材才是王道!
他們更批評說拿dslr、數位機背的玩家,永遠都只盲目大談發色漂不漂亮、色溫準不準、曝光準不準、對焦快不快、景深淺不淺...
結果他們去買dc時,對店員說,偶要比較全部品牌dc,看哪台的發色漂不漂亮、色溫準不準、曝光準不準、對焦快不快、景深淺不淺...哈哈 遊魂
難道有人會去挑一台發色最爛、色溫不準、口碑粉差的dc來表示自己拍照的藝術層次是粉高的嗎很樂
這當然不會嚕
真正腦袋論者,不該是談「腦袋」好壞,或是批評「器材」高檔低檔
而是大談自己拍照的照片「美感美學」是哪種觀點,其中是有哪些蘊含、構圖的思維分析與心得,願意和大家切磋砥礪(不包含教課式的概括性說法)
以下才是真正腦袋論!
當年有位東東君子找墨子喇磊
他問墨子穿上君子的衣服就代表是君子嗎
墨子舉了粉多君王穿著相異不同的例子,但他們豐功偉業作為卻不會因為穿著不同
所以穿上君子的衣服,並不能代表你就是君子
墨子說,不要因為是不是穿著君子的衣服,而對君子為人真正該有的修養內涵產生迷惘
結果那位東東君子說,既然與衣服無關,那偶立刻把君子衣服換掉好了
墨子立刻說,你若換掉這君子衣服,不就又是因為對「衣服」所產生了迷惘不是嗎
你不必換掉它啊
以上,墨子說的才是真正的腦袋論
---------------------
以下是假的腦袋論
當年匹頭4團體,認為粉多人穿著西裝外表光鮮亮麗,但是內心卻骯髒虛偽
因此他們粉不削
所以,匹頭4主張真誠表達自我,所以衣服要穿的邋遢頹廢,才能代表自己褪去偽裝,表現真誠的自己
老實說
既然他們認為穿上光鮮亮麗的西裝,會有內心骯髒虛偽的人
偶說,穿上邋遢頹廢的衣服,依然一樣會有內心骯髒虛偽的人啊
匹頭四看起來好像是腦袋論者
事實上只不過迷惘在西裝、還是嬉皮裝所代表族群刻的板印象罷了
最後還是回到衣服的話題上
------------------
以上說的會不會粉複雜啊 冒汗
應該不是在說小弟吧!因為我是東東小人不是東東君子(老婆說我是個不喜歡走大馬路愛鑽小路的小人
 )
)我其實是器材論的受益者
 ,因為有人永遠追求不完的鏡頭,小弟我才有機會接手到好幾支品項不錯的二手鏡頭,貨暢其流對經濟有幫助就是愛呆完啦
,因為有人永遠追求不完的鏡頭,小弟我才有機會接手到好幾支品項不錯的二手鏡頭,貨暢其流對經濟有幫助就是愛呆完啦
東芳行走趣 https://judy3579.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