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
原來Nikon跟Sony買sensor, Sony給Nikon的價格都不含研發成本? 研發成本都Sony自己吃下來喔?
======= 分 格 線 =======
正常來說, 如果總成本分攤到每個sensor之後, 生產成本1000元, 研發成本1000元
那Sony會賣Nikon多少錢一個?
我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只是這句話要分兩段
原作者說 Canon 1V 底片機,只換了 CMOS sensor 上去就變貴了 10 幾萬
所以我才說研發要成本,不能單算 電子零件的成本
一樣的電子料,到了 Nikon 成本大概貴一倍以上
因為 Nikon 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 Nikon 的獲利低,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關鍵的零組件技術不再他自己的手上
ddchabaa wrote:
好像把人家貶低成壹週刊,自家機子反光鏡就不會噴了一樣,...(恕刪)
那你的反光鏡噴了嗎? 還是聽來的而已?
我是不是也可以說Nikon 24-70真是有夠糟糕的, 動不動就折斷, 沒有強大外力衝擊也會折斷.....
Canon會噴反光鏡, Nikon鏡頭會折斷, 真是太可怕了.......
所以說, 當你戴上有色眼鏡再來看東西的時候, 怎麼看都看不到正常的顏色了
meridian wrote:
Canon會噴反光鏡, Nikon鏡頭會折斷, 真是太可怕了.......
老實說,N家的24-70的確是該好好檢討檢討
一顆貴鬆鬆的鏡皇讓收藏的人無法安心的丟進包包,還要一一確認是不是轉到50端之類的
這跟5D用戶不喜歡用連拍,因為怕噴鏡是一樣的,
但既使如此,N24-70好性能還是貴為鏡皇等級,使用他以及仰慕他的還是大有人在
5D就算噴鏡,但是身為CP最高的FF機,在災情憑傳的時代,還是一堆人跳進去
這代表事實就是事實,缺點沒什麼好隱瞞或淡化的!因為好的機器或品牌不會被缺點所掩蓋
就像樓上大一樣...好用就是好用,會買就是會買,缺點還是缺點,何必牽拖?
廠商越是裝沒事,越是令人感到失望;越是想淡化支持品牌缺點的使用者,越是顯出不成熟
更無聊的是拿自己的優點來壓別人的缺點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