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

最近感覺婚攝氾濫 好像只要拿了單眼就變婚攝..!

支持樓主的說法!!

要有一定水準的器材、技術人家才願意掏錢
馬的寶傑這種東西有什麼好爭的

感覺就是一堆人在投票而已

美感技術器材都兼具的人 收費自然高 沒什麼好爭的

這種標題談下去就是沒結果而已

到最後就是作品先決 在看看價格 喜歡就拍 沒什麼

最後 馬的寶傑 會不會拍阿?
半瓶醋 wrote:
是啊~這點是當然的~...(恕刪)


我想樓主的本意不是想要表達這個....

我覺得把焦點放錯了 我知道你想表達的理念是"殺雞焉用牛刀"??

但是樓主想表達的是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竟然敢收費這麼"高"

那為什麼"不肯"投資自己器材? 給客戶好一點形象?

就好像你去一晚2.3w的飯店 但是有個服務生 穿著夾腳拖 牛仔褲 T-Thirt!!

來為你服務 但是他的服務技術一流喔!! 就算他穿裝西裝打領帶 他的服務技術也是一樣好 沒有太大改變~~

這個比喻有點誇張 但是我想不到更好的比喻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一

個願打一個願挨" 管這麼多幹嘛~ 我不想滿足客戶虛榮心什麼的 那我也無話可說了 呵呵~~



小弟個人的觀後感~
花同樣的錢,當然希望對方最好是拿數位機背,哈蘇來拍~越高檔越好.
這是初步的價值觀,我想也是人之常情.
但衡量事物如果僅停留在初步價值觀,往往就會出現偏頗.
若新人喜愛此攝影風格,願意選擇.此時拿什麼相機拍得出來,還是重點?
至於市場上一定也存在一種婚攝:技術差,相機入門,收費貴.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婚攝不是獨佔市場,新人們消費前總應該實地瞭解一下所消費的內容是什麼再付錢吧?
如果只是拉個人,付錢...那本來就是有風險....就算拿D800來拍也一樣.
去婚紗店拍婚紗,選禮服選價格看範例照片,就是沒人在選攝影師的"相機"是用哪一台.

拍海角七號的魏德勝導演,不就是用最少的成本,引起台灣大多數人的共鳴?

現場賓客用高檔器材,而連幫朋友拍婚攝都還擔心會不會搞砸人家一生一次婚禮記錄,
這就表示他本身對自己的攝影技術並不信任,或是婚攝的經驗不足,所以他不敢接.
明明是自己條件不足,那憑什麼看到拿中低階相機的婚攝而搖頭嘆息?是嘆息自己拿著比人高檔的器材卻拍不出好照片?或是自覺拿高等器材就是好作品的保證?
買得起入門全幅機的人大有人在,並不代表什麼.

呵..我不是來歪樓的,這棟樓本身就歪了

百強 wrote:
我想樓主的本意不是想...(恕刪)


我想你也把某些人的焦點搞錯了

你的定義不也如同樓主所謂的小孩子吵架方式嗎?


收2.3w 穿牛仔褲 拖鞋

代表什麼? 不就是“用dc iphone 也可以拍出好相片” 的可笑比喻嗎

今天人家收2.3w

也是穿制服,可能不是一套幾萬的,但是基本幾千也有有,

飯店的東西該有也都有,只是沒那麼“頂級”,服務也不差

況且客人進去住也滿意

當然賺錢就會投資升等,把東西弄得更高級

不懂有人在那嚷嚷啥呢?

老是要用極端的比喻來合理化

你去住飯店不會先看評價看服務,不用作功課喔?

不滿意就選別間,不是嗎!?


FUNSIR wrote:
小弟個人的觀後感~花...(恕刪)

真知灼見啊,只可惜曲高和寡,聽不進去的人還是聽不進去的。

chouchan wrote:
就是有人會選650D...(恕刪)


我認為無所謂極端環境問題,何況婚攝工作時面臨的肯定是極端環境的工作。
創作者抱持追求極致的作品是進步的原動力,廣告的拍攝更是如此。

行行有專精,商攝婚攝或專題報導都有各行的狀元,很難說誰比較厲害或門檻高低問題。很多連燈都不會打也可以接網拍案子,也有很多只學會壓光技巧加上下載很多調色插件就開始接個人專輯拍攝工作。

先將各領域抽離出來做級數分類,
能長期經營並能從中獲得相當報酬的專業人士肯定是腦袋和設備缺一不可,還得不斷進步超越自己讓客人明顯感覺你是尊重自己專業的,而且你只提供目前市場上一流的“專業服務”。這類攝影通常也不會接到沒有詳細規劃的婚宴案子,而且價位也不是一般新人所能負擔。即使這樣的高精密規劃婚宴更需要精良設備讓攝影師無後顧之憂低發揮創意,每對新人得到的不是樣板式的”套招“作品。


一種是有腦袋也很懂投資新技術跟設備的攝影師,這類應該算市場大宗,新人的預算足以負擔相當價位取的不需要擔心的專業服務,這裡指的專業服務是腦袋已經成熟設備也已經基本盤到位了,而不是練功型的攝影師。這級數攝影師通常一年都得拍個40場婚攝才能得到相當的生活品質回饋。


最後一種(我就真遇過幾個這種小弟),鏡頭不多但是都到位了,設備寧缺勿濫。也看過一機(5D2)一鏡(35 L) 一閃 (580 II),價錢收的非常低但是會刻意篩選客人,目的就是練功兼儲人脈。這類人通常很快一年多之後腦袋也練成設備也基本盤到位了,當然邊開始有助手開始往第二級扎根,少數人可以朝第一級邁進,但是第一級的境界就不是腦袋設備的問題了,這時天份就瞞重要的了。


其他
一個月拍不到一場的,就拍開心就好,用什麼器材不重要,基本上不計入探討範圍。
拍和好幾年還在思考腦袋重要還是設備重要的,除了玩票性質外就可能處在勞力工階段,也很難讓後進學習。

腦袋絕對重要,但是腦力應該應用在如何設定自己目標,期待轉什麼錢過什麼日子。有了目標才會知道自己缺什麼再補足什麼。

PS:設備不是越貴越好,但是好的設備一定貴,這也是市場機制造成的結果。
Ren1980 wrote:
我想你也把某些人的焦...(恕刪)


你現在扯的是"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的想法!! 市場機制什麼的~~

我剛剛也有說 那我真的"無話可說"!!!

樓主本意也不是如此,收費很"高"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有很難嗎?? 我不懂....

這是個人心態問題!!!!
百強 wrote:
你現在扯的是"一個願...(恕刪)


誰在跟你扯一分錢一分貨?

市場機制?

你懂嗎?

我只知道好吃的東西有可能是一間不是豪華的店

但服務及做出來的東西比

號稱多好吃服務多少的豪華飯店好太多了

所以呢?跟敬業有關?跟良心有關?

解釋一下啊?

市場機制咧?!

東西不好吃,沒多久就沒人要來啦

管你豪華不豪華

鬼扯東鬼扯西的~~又想表達什麼?

樓主:“小弟的重點在於:「器材」是你對客戶的敬業表現 不是拿了FF就一定是高手”

器材=======敬業 良心?




半瓶醋 wrote:
,拿著巨大的老攝影機去出班,多半都會看到對方充滿敬畏的表情,如果你拿著一臺輕便小巧的新型攝影機去拍多半會得到懷疑的表情~~...(恕刪)

哈哈 這種狀況 之前蠻常遇到的
舊的betacam大機器是SD的
裡面錄影帶夾還壞了 頂多能當棚內攝影機用
實際上都是拿小的新的HD機器拍

但是為了讓業主覺得專業利害
還是會兩台機器都帶出去
大機器就開機架在那裡裝裝樣子...實際上都是小機器在拍
---------------------------------------------
我想這層樓還有一個重點
就是婚攝價錢隨便開
拿550D的開一萬
拿5D2的也開一萬
實際上 可能拿550D的室從底片機就拍到現在的專業攝影師
專業人員有很多是很窮的 買不起全幅機(像我自己就是 T_T 雖然我專業不在攝影)
拿5D2的是個每年分紅分很多錢的科技新貴 錢太多 所以一買就是買5D2+35L
還只上過公司開的攝影班

但是在無法確認拍攝者技術到底質不值那個價錢時
一般人 當然只能先用機器的檔次 來當判斷





  • 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