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PY wrote:
對焦是由機身的FOC...(恕刪)
我覺得 ZIPY 兄講的很有道理,另外小弟是控制背景的,可以從這個角度猜猜看。
景深有一定的範圍,而我們通常希望對焦點位於景深的中間,所以對焦模組不能一發現景物清晰了就讓鏡頭停下來,而是要轉超過或者回頭一點點。這裡牽涉到三件事:
1. 景物清晰:這可能與對焦模組製造組裝出來的偏移、感度、後天的校正參數有關,也就是說每部機器認定清晰的時間點、容忍度都會不同。無論是光碟機、手機,這些類比的東西,出廠前都要每一部個別校正的,相機我想也差不多。在整個景深範圍內,對焦模組可能都是趨於飽和,無法提供更多的資訊。校正不可能讓每部都一樣,可能還是會有稍為敏感,與稍微不敏感的機子。
2. 鏡頭停下來:下命令給鏡頭讓他以多大速度跑多少距離,每個鏡頭在不同焦段不同姿勢,可能都有不同的響應。不同等級的機身供電量不同,反應也可能不同。不同的響應表示,實際上鏡頭每次可能會停在不同的位置。組裝誤差機件磨損或者潤滑不當,可能會導致性能惡化。誤差的量在不同焦段會造成不同的影響,跟鏡頭設計有關。
3. 超轉量的估計與確認:到底要超轉多少,牽涉到相機覺得自己目前在景深的哪裡,以及有多少次嘗試錯誤的機會(輕微抖動)。假設我們有無限的時間,鏡頭也無限平滑準確,就可以由兩邊逼近,慢慢讓對焦點停在景深範圍的中間。但是時間有限,鏡頭又會跳(黏滯與間隙),估計就變成不可能的任務,停在正確的位置就越發困難。高階機身可能會用較複雜、針對鏡頭光學特性調整,甚至別家專利的演算法,以求得更好的效果(又快又準)。
以上幾點或許可以解釋,有些鏡頭特別容易移焦(原因 2),但是高階機身卻往往可以克服(原因 1 與 3),也有的時候同樣的機身鏡頭,偶發性的會移焦一陣子(原因 2 與 3)。固定前移或者後移,可能是因為每次最後超轉都往同一個方向(演算法的設計),但是因為(原因 1 或者 2),都轉太多或者太少。
至於其他家的機身比較少聽說移焦的問題,我覺得不外乎原因 1 與 3。或許 Canon 低價機種的對焦模組有雜訊或者過快飽和以致無法提供非常準確的資訊,以及演算法偏重速度而降低準確性的要求。
js755332 wrote:
我也很好奇這問題
鏡頭光線經過反射鏡分為兩路,一路往觀景窗,一路往相位對焦模組
拍攝時反光鏡升起,光線直達感光原件,該路徑長度應該要與往對焦模組的路徑長相同
相位對焦判斷合焦(假設確實合焦),那麼照片出來應該也確實合焦
如果有移焦的狀況就不是如此,因此推論為機身問題
但換了鏡頭就沒事,因此又推論為鏡頭移焦
雖然鏡頭問題的確存在,我反而卻想不到要如何解釋鏡頭會移焦,難道是光軸偏了嗎?
大概是光圈全開 (f/2.8)的焦點和工作光圈 (f/10.0)的焦點不太一樣. 所以半按快門時, 相機用 f/2.8 進行對焦測量, 但是捕捉影像時需要用的是 f/10.0 的焦點.
這個論點可用以下實驗來驗證
1. 相機要進入 M 或是 Av 模式指定拍攝影像時要使用小光圈 (e.g. f/22.0),
2. 手動對焦. 所以對準之後焦點不會跑掉. P.S. 此時觀景窗所見是鏡頭最大光圈的對焦點!
3. 按下景深預覽按鈕. 這時鏡頭光圈會收縮, 影像變暗 --> 光圈由全開收縮到指定的大小 (e.g. f/2.8 縮到 f/22.0)
4. 這時看看影像清不清楚
5. 把整個程序反過來執行一遍
6. 按下景深預覽按鈕收縮光圈到 f/22.0 確定把對焦環轉到影像最清楚的位置
7. 釋放景深預覽按鈕讓光圈放大到最大, 再看看影像是否清楚.
鄙人實驗的結果是
A. 距離越近, 最大光圈的焦點和工作光圈的焦點偏差越大 (e.g. 物距 30 公分近攝很明顯, 物距 30 公尺遠攝不明顯)
B. 焦長越長, 最大光圈的焦點和工作光圈的焦點偏差越大(e.g. 焦長 28mm 沒太大差別, 焦長 80 mm 就有差)
C. 光圈縮越多, 最大光圈的焦點和工作光圈的焦點偏差越大(e.g. f/2.8 縮到 f/3.5 沒太大差別, f/2.8 縮到 f/22.0 就有差)
D. 以上 A, B, C 三條件有加成作用, 如果微物近攝 - 30 公分, 長焦距放大影像 - 焦長 135 mm, 大太陽下縮光圈到 f/22.0. 那麼移焦或是焦點差距 (最大光圈的焦點和工作光圈的焦點之間的差距) 的確很大.
解決方案也很簡單, M 模式, 按下景深預覽按鈕進行手動對焦. 然後拍攝!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rebels wrote:
我覺得 ZIPY 兄...(恕刪)
對嘛!這才是討論的目的啊!與其花時間在那邊猜測對方是不是親衛隊或護航,吵贏了原廠會送你一台相機嘛?不會嘛!而且偏偏爭吵又都各說各話不會有結果,這樣做白工又何苦咧!
我用 Canon 350D 跟 40D,前後買了三顆新的 Sigma 鏡頭(24-70mm f2.8 30mm f1.4 & 18-200 OS),裡面就有兩顆把機身跟鏡頭送回去調 (不過都是發生在 350D 身上),而且我不是很龜毛的人,移 1cm 內我就覺得無所謂,因此也一直想要知道 Canon 會移焦的原因,但如果誠如叛軍大所推測,Canon 用對焦速度去換對焦精度的話,那我看為了商譽 Canon 官方是死也不會承認了。
另外一問,是不是有在商攝的朋友比較在意那移焦 0.5cm 移焦 1cm 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