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萬眾矚目的 無敵兔 開箱照來了!!!

meridian wrote:
畫素跟景深當然有關係...(恕刪)




借一下 meridian 引用的網站

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誰可解釋一下D40和D80不同的畫素, 為何景深都一樣
開始有點傻傻搞不清楚
這個網站使用的模糊圓是定值,但實際上模糊圓是會變動。

個人在前面已經有解釋過,麻煩先看一下,或者參考前面所提到冼鏡光老師的書籍

簡單講,所謂景深是在模糊圓下所產生出來一個範圍,而這個景深其實是會變化而不是像計算是一樣定值,隨者你觀賞距離或照片大小,景深其實是不同。


簡單的說~畫素會不會影響景深?當然會~不過這是原圖裁切下才會出現的問題~
假設今天我用5D刻意失焦去拍一點狀光源~在100%檢視下~那個點狀光源變成一個直徑1000像素的圓~
一樣的鏡頭、一樣的對焦點、一樣的拍攝位置、一樣的與被攝物距離~
換成用5DII拍下去~還有可能在100%檢視下~那個圓直徑仍是1000像素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就是高畫素影響景深的問題所在~當然前提你都給他100%去比較~
8800ultra wrote:
簡單的說~畫素會不會...(恕刪)

那照你所說的,同樣的鏡頭放在5DII上拍出來放大到100%若比5D還要模糊
就表示說鏡頭解像力不夠也就是所謂的模糊圓較大,那就代表景深較淺的意思
,是這樣解釋嗎?
個人有些看法,和大家分享看看。

我認為模糊圓會影響照片解析度的最主要原因,第一是鏡頭的解像力,第二是光圈造成的光回折效應,第三是攝像素子的面積,用景深來說明好像有點差異,如果用"有效解像力"好像比較準確。
比如說同樣的機身用35mmF2和35mmF1.4L,用同樣F2.0下去拍,照片出來背景的模糊度應該是一樣的,但1:1看
35mmF2就會糊一點(畢竟光學品質有差),如果是同樣鏡頭,5D拍的和5DMK2拍的縮到一樣尺寸,背景的模糊度也是一樣的,但1:1觀看,理論上因為5DMK2攝像素子面積比較小,所以會稍微糊一點(除非鏡頭太利,有效解像度面積比
5DMK2的攝像素子小)。

以上淺見給各位參考參考XD
剛剛看到一個日本網站

連結
貼了D700, 5D2, A900的比較圖
主要是比較在實拍成像的解析度 (跟顏色...mabye) 不是在iso
因為不懂日文 那一頁上面也沒標是怎樣的機身設定下拍的
所以沒有想要特別去比較
小弟主要只是想看5D2在各個鏡頭上的表現

使用在5D2的鏡頭有24-85(非L), 24-105L, 100 2.8 macro, 85 1.2L, 24-70L (這隻是我猜的)
看來不是L的24-85大概比較吃力啦 在最大光圈 (縮光圈後就ok)

100 2.8 macro跟 85 1.2L @f1.2表現混好啦 不用擔心了
24-105L 其實也不賴
24-70L @f8 的感覺三家都差不多
其實側試結果真的三家都很好
多的像素也有較多的細節

想看5D MK II的鄉民們..........週六切記要去電腦展.......下午有發表會..........
「Canon EOS 5D Mark II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上市發表會將於11/29(六) pm13:00於資訊月台北世貿一館(Canon活動攤位C122)舉行,誠摯邀請您蒞臨指教,謝謝!」
youbou wrote:
個人有些看法,和大家...(恕刪)

我也覺得如果因為鏡頭解像力不夠好所以放大後有比較模糊就說
景深比較淺這種說法有點牽強
arther wrote:
我也覺得如果因為鏡頭解像力不夠好所以放大後有比較模糊就說
景深比較淺這種說法有點牽強

你真直接
arther大大:

什麼造成模糊?
模糊是什麼?
景深是怎樣產生?
清晰銳利是怎樣產生?

以上都是在應用工程上方會敘訴觀念,學校要在修過電子、光學顯微鏡方面相關課程才曉得,在一些書籍上其實很多都是很概略解釋。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像平面產生景深,焦平面產生焦深!
還有廣告上大圖片近看和遠看的不同!
等這方面,我想還是看過相關書籍之後,有問題再發表!

像這種觀念其實不會影響拍照過程,只是有助於現象發生的理解,有興趣的再討論!

越來越離題,我們還是回歸主題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