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看的出來最清晰的是電線...機身上面反而是模糊的也就是玩弄景深效果罷了....反觀5DII是機身清楚..電線模糊..另外兩台相機放置的位置不同...可以看的到D700位置放在左邊..5DII位置放在右邊...角度跟裁切的位置都不同...有啥好比較的??這種測試..看看就好吧重新觀看這三張測試圖...是同一張圖Crop出來的...就可以驗證D700的景深比5DII來的淺...可以比對第一張跟第三張....D700那邊是景深外了..當然是糊掉了...真的只要看看就好...沒看到EXIF檔一切都是可以作手腳的
glushutte wrote:有誰會用ISO640...(恕刪) 我朋友用5D常用 ISO 3200..配上1.4大光圈... + 580EX我用 D700 常用 ISO 6400 配上 1.8 大光圈...+ SB800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不到...高ISO是很重要的抉擇....
神薙真珠朗 wrote:老實說,我也看不出來...(恕刪) 說真的那很明顯是焦外畢竟蒙皮紋路比較清楚情況下(這張5d2還比較像油畫)換個位置就會變油畫?這麼厲害的機器,可以選擇部份油阿(笑)而且5D2雜色比較花花綠綠也是真的這才是像電子燥點不過這樣片其實也不準啦不過可知道的是5D2高ISO也很強喔~~~(興奮)
上面已經有人提到印刷字體圖樣暈開各位看看第三張圖那條Cable也可以明顯的看出來(類油畫的暈開)應該是D700的較大程度的數位處理所造成並不是景深外的模糊有人認為D700比較像底片不曉得他們有沒有用過高感光度底片高感光度底片的感光劑AgBr顆粒較大如果洗出大圖的雜訊是一撮一撮的跟D700數位除躁後的感覺是不同的
這連測試都不算,只是隨手拍拍大家也看的那麼認真?看他自拍的態度,又摳眼屎又比中指,我不認為他有認真態度在比較,看來只是玩樂的成分居多。且一台沒上市的機子,只是在原型機的階段,量產一切的變數都還非常大,有待過研發部門的人都清楚,原型機絕對不止一台,韌體也不是只有一種,今天我可以合理假設懷疑這台是雜訊比較低(或高)的原型機,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且關於雜訊的去除,相機內的菜單設定都有不同的模式在沒公布菜單設定模式之前,很難用同一標準來比較。離11月底的上市,還有2個月,有什麼變數都還難講,現在憑這幾張圖就下定論誰的細節保留多寡或是抑制雜訊能力強,都還言之過早。
Sunglow wrote:看他自拍的態度,又摳眼屎又比中指,我不認為他有認真態度在比較,看來只是玩樂的成分居多。 這麼說如果他改穿西裝打領帶外加一本正經讓無敵兔好好的拍的話,那雜訊肯定更低摟輕鬆一下別太認真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