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Canon EOS R3 迎來「24.1MP x 30fps」拍照與 6K 60p RAW 錄影能力!

1000K wrote:
難道我老了....印...(恕刪)

全片幅的16mm F2.8自動對焦鏡沒有競品吧
我最近才把我的S家A9ii换了R5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Canon本來是能推出更強性能的R3, 但....別忘了這是Canon,不是頂級的產品絕不給你堆滿!
而且當A1出來時,的確是把Canon嚇壞了,才慌亂的推出一台本來R1規格的相機來! 你們沒看錯,第一次洩漏的R3便是之後的R1規格! 這個時間便會証明我說的話....

然後好戲就來了,看到A1雖然很強,但各方面都顯得並沒有那麼逆天的時候,Canon鬆了一口氣並冷靜下來,A1也不外如是嘛.... 然後就開始逐部閹割R3的規格,首先是由5千萬變成普通的2千4百萬(也有可能是被爆了用Sony的底然後只好改變也說不定), 8K也沒了,對焦也由四核變回雙核,逐一把規格閹回去....

正好看到A1把售價提高,何不有錢一起賺??? 把R3的價格推上一個新高度,R1不就可以再賣貴點? 美滋滋!!!

結論是: 我不相信剛收購了晶圓廠的Canon能立刻投產出背照式的感光元件,那塊2400萬像素的也不一定是佳能出的,R3賣貴點對C廠是好事,第一可能是有意提高售價為RF系統抬價作準備,第二是萬一那塊CMOS是買回來的也不可能便宜賣,極有可能賣一台虧一台,抬價可能是不想抬高銷量......

有人說佳能技窮我是不相信的,至少眼對焦技術和雙像素對焦剛推出前有多少人猜到佳能一直都有研究,只是沒告訴你罷了,要知道眼對焦是底片年代的產物數碼化後佳能隻字不提這技術大家都以為沒有了,突然就拿出給你看並能在一年內投產,你們該不會以為佳能一年內緊急研發出來的吧??? 但作為永續經營公司的前題下,當然是一點一點的拿出來比較好, 要不是Sony拿出了無反這戰鬥機迫了一下佳能,我們可能還在討論沒雙像素的5Dmark5呢......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ITC
ITC

光是看記憶卡槽門跟試水溫的眼控對焦,就知道這台不會直接掛上R1的名稱⋯⋯

2021-09-20 21:28
aston

To lml640707: EOS 3跟PB-E2手把的整合度,跟1VHS感覺一模一樣,這台準專業機,也可以視為一體的方塊機。

2021-09-30 10:40
window2009 wrote: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恕刪)

window2009 wrote:
有人說佳能技窮我是不相信的,至少眼對焦技術和雙像素對焦剛推出前有多少人猜到佳能一直都有研究,只是沒告訴你罷了,要知道眼對焦是底片年代的產物數碼化後佳能隻字不提這技術大家都以為沒有了,突然就拿出給你看並能在一年內投產,你們該不會以為佳能一年內緊急研發出來的吧??? 但作為永續經營公司的前題下,當然是一點一點的拿出來比較好, 要不是Sony拿出了無反這戰鬥機迫了一下佳能,我們可能還在討論沒雙像素的5Dmark5呢....

我一直相信佳能眼控對焦一直都在, 以前就討論過, 他們只有在感到生命受到威脅時, 才會拿出來應敵的, 因為之前根本沒有對手有這個技術, 太快拿出來其實是多餘的,只會變成自己打自己而已, 也就沒必要那麼快把底牌掀開來。不過因為太久沒有拿這個技術出來讓使用者進行學習,可能之後還有的校正誤差咧。Sony要迎擊Canon的眼控對焦的話,大概要先去弄到液晶螢幕眼控滑鼠對焦的技術才行。
flody

Sony螢幕在用觀景窗時可以作為全方向“控制桿”,其實反而是現在的對焦方式太多元化,眼控還未必有機身判斷快

2021-09-26 20:31
leon-ex

"液晶螢幕眼控滑鼠對焦的技術"這東西是方便一個人單手直接用人眼去直視液晶螢幕直接對焦,另一手還可以拿漸層減光鏡(有手柄的,不用架子的),也可另一手拿離機閃燈,單手拿時也不用用到大姆指,拿相機會穩很多。

2021-09-27 20:16
window2009 wrote: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恕刪)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62450

此傳聞式由於俄羅斯 Canon 接受採訪時提到 EOS R3 採用背照式元件,而在此之前 G7X Mark III 就使用背照式堆疊結構元件;但由於 G7X Mark III 的元件並非 Canon 製造,而是搭載 Sony 的元件,導致外界開始揣測此說法是否意味著 EOS R3 的元件也是由 Sony 代工;而在此傳聞影響最大的是 EOS HD 直接繪聲繪影的指出 EOS R3 搭載的是 Sony IMX554DQC ,因為 Sony 的元件具有經濟規模優勢,同時也能減少 Canon 技術開發成本,但也因為是 Sony 的感光元件,所以 EOS R3 的色彩風格不像傳統 Canon 、反而像 Sony 的相機。

不過 Canon 提供給 PetaPixel 的聲明強烈否決外界傳聞,強調 EOS R3 的元件為 Canon 自行設計與生產,他們也不清楚為何外界會有 EOS R3 元件委由 Sony 生產的說法。
window2009 wrote:
然後就開始逐部閹割R3的規格


我不認為Canon 是逐部閹割R3, 而是現在根本拿不出 R1 應有的亮麗規格. 如果可以還不像上年耍 R5 那漂亮的一手 Born to rule..

Canon 的對手除了A1, 還有 N 家的 Z9, Z9 幾可肯定有 45 MP. 以現時R3 對戰 A1, 將來 Z9, 甚至自家 R5 也討不到好處. 如果沒有 A1 的出現, 那可能 Canon 也不會急著推出 R3, 一直拖到明年等待R1 開發成熟才推出. 如果 R1 的核心技術開發已經完全成熟 (50MP 背照CMOS / Quad pixel AF / 無缺憾電子快門) , 那今天Canon 應該是推出 R1, 那會任由 Sony A1 領先至少多一年
crossmatch wrote:

甚至自家 R5 也討不到好處


以前5系閹割得太強
5D4像素不高,連拍和對焦甚至輸給7D,在5系非常弱勢下,1系才能定高價

而現在R5雖然是5系定位,但性能早就超過以往的5系,甚至超過不少
性能上R6才比較接近以往5系定位

而R3雖然是運動機,但在R5總體不弱而像素高這麼多的情況下,R3這以往1系機身的定價確實顯得不太正常
ORTHOPTERA

R6的性能早就超過5系列了,EOS R比較接近5系列

2021-09-28 23:19
flody

1dx3其實可以說是r5r6的實驗體,當然速度上未有100%性能,但r5像素更高一些,可以說超過1dx3,當然r3也超過的,但到6000美元的水平就真的太高了

2021-10-01 4:16
我是Canon 30年用戶,最近認真考慮購買Sony A1。。。
Canon在數位時代遠落後Sony已是不爭的事實了。。。
大千世界270

你把你的90D發揮到極致就好 不用特別再花錢買A1當器材控.[微笑]

2021-10-01 9:22
flody

事實

2021-10-01 10:42
marco.chen wrote:
我是Canon 30年用戶,最近認真考慮購買Sony A1。。。
Canon在數位時代遠落後Sony已是不爭的事實了。。。

實際用過再來發表心得不遲,傳言和想像未必是事實.
我沒有用過A1,但買過A7 III和A9 II.

每個人的喜好和見解不同,有人留在SONY,有人選擇回佳.
crossmatch wrote:
我不認為Canon 是逐部閹割R3, 而是現在根本拿不出 R1 應有的亮麗規格. 如果可以還不像上年耍 R5 那漂亮的一手 Born to rule..


其它的我覺得跟Canon自己的決定有關,但CMOS,
選擇2400萬像素肯定跟良率有關,否則跟3000萬像素能差到什麼地步?Canon至於不給嗎?

R5跟R6一起推出時,我就感覺這個決定不對勁:同一時期推出兩台相機,就算市場區隔不受影響(不可能不受影響),生產線調整也會有難度。

因此,R5的出現才是Canon的異變,Canon的高層說過:R5最重要就是一定要做8K,就算R5做8K會過熱,Canon還是要去做。以今天來說,R5代表著三重意義--
1. 宣告Canon重返無反相機競爭行列
2. 在1年內形成對SONY的有對比
3.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效抵抗高像素競爭(我個人是認為Canon在堆疊式CMOS這塊,要做出高像素還需要時間)

技術上,Canon是否跟得上、甚至超越對手,可謂見仁見智,看哪方面;但在市場判斷及研究對手方面,Canon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老辣得很。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