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對canon週期熟悉的大大,R5會有修正熱當的更新機種出現嗎?


新的無風扇MacBook Air編輯R5 4K 10bit 422影片配上FCPX輕鬆跑, R5的8K的話等到Pro到了會再做測試(一樣的CPU但多了風扇)
aston wrote:
問題是你的SSD(播(恕刪)


儲存本來就不會是問題,NAS一句話簡單解決,誰會把影片一直放在SSD,剪完片欣賞完就丟到NAS去了。
10幾年前家裡網路都是100Mbps,這幾年1G是基本,網通廠現在開始推2.5G/10G,買R5本來就要投資周邊啦

過熱的確是Canon該解決
lightphoto wrote:
儲存本來就不會是問題,NAS一句話簡單解決,誰會把影片一直放在SSD,剪完片欣賞完就丟到NAS去了。
10幾年前家裡網路都是100Mbps,這幾年1G是基本,網通廠現在開始推2.5G/10G,買R5本來就要投資周邊啦

過熱的確是Canon該解決


你先確認儲存資料流速度吧。

根據你說的NAS透過1G頻寬,根本連撥放4K120fps(ALL-I) & 8K30fps(DCI->RAW & ALL-I,UHD->ALL-I),原始影片都有問題,

2.5G(理論&理想速度之下),可能上述那些,除了8K30fps(DCI->RAW)無法撥放以外,其他可能還勉強可以(理論喔)

除非全面10GB,加上NAS的磁碟陣列規劃得宜(加上掛SSD當緩衝),否則還是有問題。

敝人玩NAS跟網通周邊很多年了,這方面資訊並不會太淺薄。

再來並不是很多人對這方面很了解,只是提供更多資訊讓大家參考。

有些除了投錢以外,還是需要腦袋去思考怎麼規劃硬體周邊。

至於R5過熱,一開始說明書就有明講了,介意就不要花錢去買呦。
一堆說錄8K一下就過熱一下就塞爆記憶卡所以R5很爛的人,
我只想說一般生活錄影就不要用8K RAW的規格來錄啦.....我用在一般生活錄家人或風景,用8K IPB也是錄得很順,128G就可以錄半小時的時間了。畫質也是相當好。
至於為什麼我覺得現在有R5的能錄8K就錄8K,因為近期有感而發~當你發現生命中有重要的人事物消逝了,來不及留下完美的影像作紀念時,就會覺得現在能夠用8K這種最好的畫面來記錄,當然就多用,以免以後後悔莫及
現在電視,電腦跑不動8K? 放一百個心吧,當時1080P甚至4K剛出來也是一堆人喊說電腦跑不動怎樣的,結果現在還不是很普遍都可以了。所以我寧願超前幾年佈署先錄下生活的記憶記錄,也不要到時候後悔。
Canon 是不是有塞好處給 Apple.... 昨天被洗版的 Apple M1 實機評測文裡面一堆用 R5 的素材來測試
不喜歡?就不要看啊!
KaitoKid wrote:
Canon 是不是有(恕刪)


因為R5 的檔案很難剪輯,所以他們都用R5 的 H.265跟RAW測試
aston wrote:
你先確認儲存資料流速(恕刪)


看清楚我回的..."誰會把影片一直放在SSD,剪完片欣賞完就丟到NAS去了"
原始檔案在SSD,處理完輸出才丟到NAS建檔。
不用搬出幾年經驗倚老賣老,我沒經驗,玩幾次也知道變通處理建檔影片,何必這麼hard code硬幹,雞蛋幹嘛一直放在同一個籠子。
digitalhouse wrote:
等11月的韌體更新吧(恕刪)


這兩天的更新好像沒有大大你說的這些,害我有點失望...
tsuyao wrote:
就算有耐性一次錄20分鐘的4K120p,也不會有耐心看完回放
看AV都要快轉了,還有甚麼更吸引人的內容可以這樣看長時間的慢動作重播?



本樓最好笑!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終極解決方案。
根據本效作者說:
一、未升版1.1.0前,R5是真的鎖死錄影時間的
二、升1.1.0及以後,只要給予充份的散熱,則其實8K也可以一直持續錄
三、R5目前最大問題,是DIGIC X製造出來的熱無處可去。因為R5是一台「照相機」,Canon要滿足「照相機必須有三防」的要求,就必須在散熱部份有所取捨。
四、只要以銅製的散熱片做大一點,然後針對機背LCD的高溫位置做氣冷散熱,則就算仍然會過熱,但R5仍然可以在過熱後的5分鐘內恢復約30分鐘的拍攝時長。

我個人是傾向Canon出一個握把有水冷的,因為噪音問題比較不明顯。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