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用實體焦長計算滴!
建議可以去找PANASONIC FZ20或其他超長焦的DC說明書..
以FZ20來說:實體望遠端為72 mm,等效為432 mm,
在關掉OIS的情況下,說明書絕不會建議安全快門為1/72 s!!
不然您也可以借一台超長焦DC,關掉所有防手震輔助,
看看有沒可能輕易在望遠端用(1/實體焦長 s)拍出清晰照片!
ps.不要用APS的DSLR,因為1.5~1.6差距略小,容易被攝影者個體差異蓋過!
用差距較大的DC吧!
另外,FF裁切後,等於APS視角,所以應用FF的安全快門,亦即實體焦長計算..
這是說不通的!
因為裁切不是拍攝動作!!
不然就沒有安全快門了!
譬如:我可以用16mm超廣角拍攝後,只要畫素密度夠,
我可以裁切成85 mm視角,確實可能得到清晰影像!
但不代表我直接換成85 mm鏡頭,還可以維持1/16 s的安全快門!
正解:FF要達到APS視角,需換更長焦鏡頭,因而安全快門隨之提高!!
裝哪顆鏡頭,得到哪樣的焦段視角,就要用該焦段計算!
不好意思,回樓主主題:
小白和小小白重量差異甚大!!
此二鏡通常不會單獨出動(配標準或廣角)!
我是小白用了一個月後,換成小小白,至今已經使用二年!
如果不常拍快速移動物體,其實不一定要小白!
沒錯!小白散景漂亮得多!
但如果靜態人像,其實85 135定焦更美~
而且輕得多~
金牌屁蔥
前面很多網友都說了正確的觀念
最容易思考的例子就是自己手上的DC
比如實體焦長 9mm~ 等效36mm 的小DC
快門1/10秒去拍照一定失敗率超高~ 要參考等效焦長來換算快門~ 才能提高成功率
如果這樣還不懂~ 那真的是不用討論了
至於原PO的話題
我比較支持買 小小白IS
因為我也有買 ^^
小白與小小白 這要看個人所需吧!
個人意見是看你拿去拍什麼~
上面不少人提供的意見都不錯 個人的一些經驗給你參考 雖然你已經買了.
1.不用擔心手臂有力與否 通常拿望遠鏡頭 若是昏暗 夜晚 光線差的地方等等 建議帶3腳架 這是最保險的做法.
2.我的相機是400D 4月初買的.(買不到我要的底片 只好放棄傳統單眼相機) 若裝上小小白 白天光線良好來拍 效果不錯.然而要拍"動"的東西 出來的影像比不上一般普通鏡頭好.
3.以4月初我去"春浪"現場湊熱鬧 下午去就為了擠到前面好位置 但已一堆人卡到好位 只好站到舞台前靠近喇叭得地方 這已是別無選擇(記得戴耳塞).
4.身旁擠滿了 "情緒失控 幾近瘋狂" 的歌迷 根本無法打開3腳架 僅有立足之地---而我的鏡頭被前面的人撞到不下20次.只好左手硬撐 在6小時後 左手有僵硬的感覺!
5.也許你會問拍出如何 我的情況是---拍10張"晃"6張."暴民"充斥 請小心被踩到腳 被礦泉水瓶子砸到頭!
(現場是帶有塵土 沙石 快枯死的草地的斜坡)
台上最難拍的是張X嶽 因為它從不在同一位置超過10秒!(怕被丟中石頭)
"晃"最厲害的是強X樂團 因為他們舞台經驗少 有時語無倫次 有時不知所措 有時唱首歌 從左跑到右 從右跑到左 搖頭晃腦.....真令人傻眼!
最後在整理照片時 拍了近1000張 約刪掉600張 若再篩選 約只剩3分之1是OK的!(好家在 是數位單眼相機 底片不用錢!)
這些OK的照片幾乎99%不需再修 要修的是裁切 以及剛好被舞台投光燈閃到正面 或是剛好燈光全要打暗時.
用一般70以下的鏡頭可拍出很棒的照片 但是無法拍到很近的 或特寫 或上身.
我不喜歡調高ISO值... 堅持用ISO100 (怕顆粒!)
對用傳統相機時 只用EPR64 的幻燈片 故不太願意接受感光100以上的ISO值或底片.
再加上喜歡把舊黑白照 或自認很有紀念的相片 印成A4的相紙 框在牆壁上.
在預算有限情況下 小白那種60000元可能有找的鏡頭 我實在買不下手!但F2.8 光圈大於F4 又有IS防手震 真的是很吸引人.
(如果中樂透一億 我會馬上去買)
所以就選擇第2好的 或是自己能力可負擔的鏡頭.
結論是沒錢 又想拍好作品 又想用望遠鏡頭拍攝 請記得帶3腳架!
相機上顯示快門低於 1/100 時 就要注意.
光圈大的鏡頭都不便宜~
相機機身 不用迷信多高階 多高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