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Canon EOS M6 Mark II 性能大爆發 高畫素也有高畫質 !

吉姆林 wrote:
相距前代改款週期約一...(恕刪)

吉姆林大大:
您要不要開一篇M6II+32/1.4 vs R+50L 人像畫質PK篇?!
因為M6II 最近才入手,搭的就是32/1.4。(聽說便宜個幾千塊,我是不知道。不過,說好送的電池到現在還沒看到!!)
試了幾顆M系列的鏡頭(手邊有22,11-22,18-45(??大約),55-150(??大約)),還是覺得目前這顆32/1.4的畫質比較像樣。(小弟有個壞習慣,習慣電腦螢幕上放大100%-200%來看,所以手機照片純粹作事件紀錄而已,例如拍拍食物、車票、到此一遊等等)
反而是CANON 何時會出M系列的大三元呢?!!
期待您的大作(搞不好您一拍,我的FF系列就得賣掉了,畢竟,太笨重了!都被拿手機拍照的取笑.....)
看完讓人有股衝動想緊緊抱住他!
我是說相機
這篇真誘人 我絕對不是說麻豆

性價比真的好棒

讓我這門外漢也很心動
chienlun wrote:
請問, 他拍完照可以自動推送到 手機內嗎?!...(恕刪)

搭配官方 APP 是可以的唷!

digitalhouse wrote:
EOS M6 Mark II vs. EOS M6 規格較量的字體顏色好花看不太清楚...

已調整!

bluekid828 wrote:
請問有測試開啟數位IS之後的穩定度嗎, 本身是用P家G8機身, 內建的五軸防手震效果很不錯,
不過m43還是有先天上的極限, 一直在關注APC MILC機身有沒有類似的大小, 錄影防手震效果又不錯的.

可惜評測比較沒有關注這部份.

不知道版主有沒有測試心得呢

謝謝

4K 防手震測試已補上,謝謝

wawa.wawa wrote:
專業的拍出來的照片每張都好看, 真羨慕!!
但是為何拍麻豆都是用 32mm ??

大光圈、畫質佳、景深淺、等效 50mm 好用啊!


chiao55 wrote:
您要不要開一篇M6II+32/1.4 vs R+50L 人像畫質PK篇?!

挺有趣的比較,但內容可能不足以成就一篇文章
andy333 wrote: ... 本來要選RP, 又出來一台M6 II...

假如要求一定水準之上的光學素質,鏡頭的體積重量與片幅大小呈正比(通常價錢也是);

機身只是淺坑,鏡頭才是深坑,RF與M卡口”目前”涇渭分明,定位與走向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我是覺得絕大多數用途M6II很夠用了,甚至32MP加上1.6裁切係數長焦更有優勢,只是
機身構形不見得對進階以上用戶的胃口,所以會跳過去觀望有內建EVF與全翻轉螢幕的
機型;RP這些都有,不過它是不同的系統,整體考量又是另一回事.
超人力霸王高斯 wrote:
單機跟Iphone11...(恕刪)


為了你這句話我還特別去看了IP11的規格

焦距分別是13mm、26mm、52mm

拜託EOSM系統早就有11-22mm了,要批的話先去做功課好嗎

別笑掉大牙
根據國外網站實測
M62的ISO是不如M6的

沒辦法 這是提升畫素的缺點
想問一下吉姆林大:

1. AFC 14連拍是每張都會測光嗎? 還是以第一張測光為準
2. 是否支援"觸控點對焦連動點測光"呢?
3. 如果搭配22mm or 11-22mm, 暗部對焦能力是多少呢?
4. 如果跟 Sony A6100比,眼控對焦能力覺得哪家比較厲害? XD

麻煩回答1~3題,第4題就不免強啦 XD
規格來看進步蠻多的
可惜沒把近期EOS R更新的快速眼對焦加進去
靜音快門也停留在單張,實為可惜...
吉姆林 wrote:
相距前代改款週期約一...(恕刪)


希望小編日後表格底色顏色是否調整一下
現在習慣用黑底,這導致表格的底色有如反選時,看了不是很輕鬆
畢竟現在有白底、黑底可以選擇
謝謝~
5D4+2470L2 走遍世界各地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