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上兩隻鏡頭幾乎不用比了雖然ff上17-40真的很超值,但apsc上17-55 is依舊是此焦段鏡皇...樓上大大已經說了,有大光圈是17-40沒有的,is亦是室內拍攝等許多情況足以讓17-40的iso1600降到400而游刃有餘另外焦段的優勢,測試上畫質較於17-40的優勢,大光圈所帶的散景等等,17-40還是讓ff來使用吧!!
channing042 wrote:檢查時 記得將鏡頭...(恕刪) 鏡頭入塵不用太在意...防潮箱有一隻28-80 L 前兩代鏡皇十多年下來入塵才真的誇張幾乎每支鏡頭不管原廠副廠或是Leica都是一樣但是完全不影響拍照品質,所以都沒有清理最近老爸也送幾隻去清,最主要是因為變焦環的順暢度而不是入塵不過幾百塊也讓入塵清光光了每顆鏡頭拿來操幾年也是入塵點點,也不用太在意囉,努力拍照就好 :D
短期應該也不會上FF。(不敢繼續敗家)將目前使用40D上的17-40脫手,並於12月底在憶X以29500購入17-55。就最近機試鏡來說,(尤其是夜拍)17-55是一顆好用的旅遊鏡;。由於天寒,沒啥動力外拍,等選舉後衝殺到太平山試試。雖然少了L鏡紅線圈的優質感。但16-35沒預算添購。但確換得更高的實用性。目前最想敗的是70-200小小白IS可是...我真的...
pk5555 wrote:短期應該也不會上FF...等選舉後衝殺到太平山試試(恕刪) 太平山一定要去翠峰湖喔,天空超藍的啦~底下都是17-55 F2.8 IS照的F2.8拍一般人像也夠用了 (太平山鐵軌另一頭)
大大:1月18日晚上從桃園滿懷希望衝殺到宜蘭太平山。帶著心愛的40d + 17-55mm is享受第一次經過雪隧...,但是...天不從願。此時已經飄下陣陣細雨,當機立斷選擇礁溪泡湯後夜宿羅東。話說既來之,則安之。期待星期六一早能放晴,便立即上山。雖然星期六一早陰天,但仍抱持希望攻向山頭。進入半山腰時,發現大霧迷漫。翠峰湖步道上只能...到此一遊真是敗興而歸。看來還是要找春、夏季節可能比較好吧。
pk5555 wrote:大大:1月18日晚上...(恕刪) 下次去的時候找我一起殺吧~有意願的話,請pm給我我上次去是住宜蘭,上山時,在500m高度前還在漂雨,但一過500m後就變成上一頁我po的那片藍天一樣藍的不像話,想想出遊有時真的要看運氣,我上次那一份執著成功讓我看到翠峰湖的藍~真是令人滿意註:翠峰有滿水期,約10月左右,明年的那時間再去吧,春季水不多,可能會令你失望喔
搜尋一下這兩支鏡的PK圖您會發現不管在發色或細節上17-55還是比較好的~等到大大有錢想上全幅或想買紅L時, 那就直上16-35II吧.17-40不用考慮了.畢竟鏡頭不便宜,能在室內與室外皆好用,比較實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