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牙膏都不牙膏了,新機一大堆,還有11-24鏡頭是怎樣

lml640707 wrote:
小弟的感覺正好相反耶...(恕刪)

透視變型也就是透視感所造成的
您的圖二就是很明顯的透視感強烈的鏡頭(超廣角基本上透視感就只有強烈跟很強烈的差別)
筒狀變形的確可讓中央部分更放大,而減少遠小近大的這種與人眼違和的狀況出現

個人也是喜歡低桶狀變形的鏡頭,但低桶狀變形的確透視感會更強烈一些沒錯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lml640707 wrote:
小弟的感覺正好相反耶...(恕刪)

因為你貼的這兩張圖明顯還不夠廣, 一張21mm, 一張16mm, 雖都是廣角, 但跟11mm還是完全不同概念

下面拿魚眼來模擬, 因為魚眼桶狀變型是最大的
這張圖是8-15在14mm端拍的
魚眼的15mm比11-24的11mm還廣, 橫幅視角達到142度, 比11-24的11mm橫幅117度還大
而魚眼15mm直幅視角91度, 11-24mm直幅視角95度
這張圖完全沒有透視變形的感覺不是嗎?


所以拿這張圖來de-fisheye之後就變成如此, 透視變形全跑出來了
我剛到01的時後一直在爭辯"桶狀變形"與"透視變形"的不同,後來感覺懂不懂也沒有多重要,越來越不想爭辯了.

衝著新超廣角鏡的推出,再簡單說一次:總之,所謂的透視變形,嚴格來說不應當被規類為"變形",因為是合乎法則的,那是觀察者離開原視點(圖像所對應相機的位置)的必然現像.就像是看電視坐在邊邊的和坐在正中間的人看到的影像不一樣,電視不是設計給坐很歪的人看的,歪歪看不會看到正常影像.越廣角的鏡頭視角越廣,就好比看電視坐在越邊邊的人,斜向看電視當然覺得變形大.超廣角越廣,邊角的透視延伸比例必然越大,而且延伸強度是隨著視角作等比級數的增加,焦距11mm126度視角是很可怕的,以前學校教透視都是儘量控制在60度範圍內.

平面廣角真正該被消除的,應當是"酒桶狀"或是"枕頭狀"變形.原因是書報印刷品,或是現行的主流螢幕所顯示的圖像,都是以平面圖像作基準(桶狀變形其實是較接近弧形電視的基準,您可以想像,剛好互補),而平面圖像的基準,就是不該有桶狀或枕狀變形.拋棄這些基準的鏡頭,最常見的是魚眼鏡.

我講了半天好像是繞口令,應該是沒什麼人搞得懂我在說什麼.抱歉,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讓您了解我的明白.

後記:自己重看自己寫的東西,真的是不知所云!
一般的超廣角鏡,只要看~~酒桶狀"跟"枕頭狀"變形控制上表現的好壞


很在意透視變形的話~

請將目光移向移軸鏡

或是勤快的改變拍攝位置,使透視變形達到最小變型量

--------------------------------------------
透視變形不是桶狀變形也不是枕狀變形



狙擊手EX wrote:
或是勤快的改變拍攝位置,使透視變形達到最小變型量...(恕刪)

也不是說勤快改變拍攝位置
而是要挑場景, 要看不出透視變形, 就要挑不是人類感知所知道的景象
譬如我前面貼的那組照片, 左邊合歡東峰的形狀在de-fisheye後就變得很扁, 完全不是合歡東峰本來的樣子了
但是一般人並不會太在意這種變化, 因為沒人會計較合歡東峰原本是什麼樣子
但如果是一些值得計較的東西, 譬如人, 譬如車子等等我們實際知道形狀的物件, 透視變形就不見得是好事
meridian wrote:
也不是說勤快改變拍攝位置
而是要挑場景, 要看不出透視變形, 就要挑不是人類感知所知道的景象
譬如我前面貼的那組照片, 左邊合歡東峰的形狀在de-fisheye後就變得很扁, 完全不是合歡東峰本來的樣子了
但是一般人並不會太在意這種變化, 因為沒人會計較合歡東峰原本是什麼樣子
但如果是一些值得計較的東西, 譬如人, 譬如車子等等我們實際知道形狀的物件, 透視變形就不見得是好事
...(恕刪)





透視變形

修正透視變形





----------------------------------------------------------

突然覺得5DS/R 搭上11-24拍攝的照片

使用軟體修正低視角拍攝建築物透視變形上

應該有其優勢

11MM超廣角,其超廣的畫面修正後~

猜測也有15~16mm的廣度

高畫素修正後,細節也夠多可供拉伸



icenova wrote:
http://cwe...(恕刪)


鏡頭真是有夠突出

到底要怎樣上濾鏡啊
meridian wrote:
而是要挑場景, 要看不出透視變形, 就要挑不是人類感知所知道的景象


您這個說法對超廣角鏡實際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原則,畢竟很少有人會回到原視點去看圖片.從目前看到的11-24mm拍攝的影片,就是遵守這個原則拍攝峽谷的狀麗景色,沒讓人意識到這種變形控制良好的鏡頭,邊角的延伸感(透視變形)會有多嚴種,真賊,騙你買回去就知道了.

在我心目中,這顆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相機鏡頭,充滿挑戰性(價格也是).

meridian wrote:
超廣角沒桶狀變形看起來會很怪, 筒狀變形跟透視變形是水火不容的兩種特性
沒有筒狀變形就代表透視變形看起來很嚴重


這...誰可以翻譯翻譯?

完全不相干的兩種東西混為一談???
桓 wrote:
這...誰可以翻譯翻...(恕刪)

怎麼會完全不相干?
知道麥卡托投影法嗎?
把圓的東西拉成直的顯示在一個平面上, 兩端會有透視變形
以地圖來說, 最明顯的就是處於地圖邊緣的格陵蘭與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看起來會大很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