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6年磨一劍 大白兔登場‧Canon 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


T.A.F. wrote:
況且+2X等於是多一個換鏡頭的動作,那帶大白兔的人身邊多準備顆24-70 F2.8L II不是更有優勢了...(恕刪)


的確,有些時候就連200-400都會來不及上下內建的1.4X,這時候100-400的四倍變焦可就超好用了。只不過大白兔的旋轉變焦確實比大白慢,以前用推拉的方式超級快的...

mobox wrote:
完整一點,僅依數字來...(恕刪)

這樣比好像有點怪怪的,小白和大白設定的應用領域不太一樣
把小白加2X推到400端以後的成像落差很大,其實是有點不得已硬擠上去的做法
各位說的都沒錯。兩鏡定位的確有所差異,硬要分高下是不正確的。
但其實我立場是中立的,不因為我使用小白兔2x的組合就只說它好,列舉整理也並沒有要明定勝負的意思。

會整理這樣比較只因為前面有版友提及,就拿例做分析,並非刻意湊上這兩鏡一較高下。
整理後也沒有指稱那一邊絕對優,留給所有人去判斷自己適合的方法,大致僅此。

至於O版友提到的畫質減損,每個人對畫質的接受度會有所差異。您也許無法接受,而我個人是可以接受這樣的減損度,並覺得還不太差,有利用價值。
但我們兩個都是對的,只是接受度不相同。
IQ4 150MP、Phaseone XT、Phaseone台灣推廣大使、行雲流水攝影藝廊館長
任何鏡頭加倍鏡就是會折損畫質
這並不是觀念
而是連解像力都測的出來的事實

要不然人人買個2X給小白兔就行~何需要設計大白兔
640+1.4打的比856還遠~那幹麻還要有856?

倍鏡只是一個方便~一個彌補~
求有但不求好的方式
但數位時代~適當的裁切其實都夠用
倍鏡這東西
是早年135底片時代~
再怎樣也比格放好的東西....
其實樓主的標題很奇怪,讓人覺得Canon在這支鏡頭的上一代鏡頭發表的第二天就開始著手設計這一管新鏡頭了,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十六年耶?那不就方韋德跟唐家妮初次見面的那一年就開始開發這支鏡頭了嗎?真的要那麼久嗎?

吉姆林 wrote:
從銀鹽時代起望遠鏡頭...(恕刪)


吉姆大有練過!就是不一樣!

‧°∴°☆﹒°☆﹒﹒‧°∴°﹒☆°∴°☆﹒﹒. °.﹒‧°∴°☆‧°∴°﹒☆ ☆°.﹒‧°∴°☆°
現在到處都缺貨 連官方都沒貨
現在到處都缺貨 連官方都沒貨
公司貨似乎還是在大缺貨中.

水貨價差又太小.上市到現在都半年了耶.

實在有夠誇張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