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求救] 拍桐花卻整個花都是死白....


tieniu wrote:
D-Light關掉,...(恕刪)


隨拍用AV模式~像這樣嗎?

steveniori wrote:
下面是小弟前幾天去拍...(恕刪)

稍微調低了曝光值,個人覺得若主題是花,這樣才算合理的曝光
您可以看到色階分佈圖並不平均


相機測光表屬於反射式,是以反射率18%的物體為測光基準,以測得正確曝光
上圖深色木板的反射率遠低於18%,相機會誤判認為光線很暗而提高曝光量
使得反射率接近90%的白花更加曝光過度
這種白色且面積不大的主題,在深色背景中必須減少1格以上EV,您卻加了0.3EV
一來一往勢必爆掉死白,還有提高ISO也會使細節變差,您應該使用ISO 100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我也貼一下 昨天去平溪拍的鳥桐花!

魯獅 wrote:
像我拍照是完全不作測光動作的,哪裡有甚麼點測,矩陣測光....的分別?

想讓花有細節,背景又不會太暗,那就找一個背景不太暗的場景來搭配就行了.

"如果主題是花朵,適度犧牲掉背景的細節與曝光度是必要低~"


只要活用HDR
就沒必要犧牲背景曝光或被場景限制了

很多人以為HDR只有拍風景才用的到
其實任何反差過大的場景都很好用
逆光 陰影 雪地 閃光燈 黑色或白色的主體...

很多人也認為HDR是一種後製 會讓畫面變的不真實 其實恰恰相反

人眼視網膜被光照到的區域會自動降低敏感度(所以才會有負片後像)
讓我們可以同時看見一個畫面的亮暗細節

但相機卻沒這功能
所以大部分的相片經過適當的亮暗部調整後 反而會更接近人眼所見
樓主的場景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機身功能如果可以調整對比度,
把對比度提高2~3級,不加EV,
這樣是最簡單快速的方法。
steveniori wrote:
下面是小弟前幾天去拍的照片
但如果要背景亮的話~花朵幾乎會是整個死白
花朵有細節背景又會變暗...
請問各位前輩
如何將桐花拍得漂亮又保有細節呢...??
設備是60D+SIGMA 17-70 OS 二代這顆
全程用AWD+矩陣測光
是人的問題還是設備的問題呢













下面這兩張的ISO跟快門速度不同
但是花的細節卻差很多耶



...(恕刪)

包圍曝光
謝謝各位前輩的指教
小弟大概抓到問題點了

1.測光模式需要改變
2.善用白加黑減的方式調整EV
3.包圍曝光可以加強
4.降低ISO保留細節
steveniori wrote:
謝謝各位前輩的指教
小弟大概抓到問題點了

1.測光模式需要改變
2.善用白加黑減的方式調整EV
3.包圍曝光可以加強
4.降低ISO保留細節
低ISO的確有較大的動態範圍

但前面提過了
測光 EV 包圍曝光...
如果只從曝光下手 並不能解決你最初的問題
steveniori wrote:
但如果要背景亮的話~花朵幾乎會是整個死白
花朵有細節背景又會變暗...
因為根本不存在一個能讓花和背景亮度都正常的曝光值
steveniori wrote:
1.測光模式需要改變
2.善用白加黑減的方式調整EV
3.包圍曝光可以加強
4.降低ISO保留細節


我跟你說你抓到的四個重點只有一個包圍曝光是答案之一,
其他根本與這個狀況無關,
你會誤解也是情有可原,
很多人都會搞錯重點,
加上不少人誤以為測光有什麼鬼神功效,
沒有這種事情,
測光不過只是決定一張照片多亮的依據而已,
改變測光模式只是讓它更暗就是更亮。

你這個場合叫高反差,亮部太亮,
亮部過亮的原因是太陽光照在花上反射太多,
如果你堅持拍照不後製,
那麼就等到陰天或是太陽幾乎下山再拍,
或是選擇拍攝的場景,
後製最簡單的就是包圍曝光合成,
或是用raw拉亮暗部。

其實也罷說了這些你應該還是懵懵懂懂,
我只是提醒你不要被一堆強調測光的論壇流行給引導走錯方向,
測光在數位時代非常不重要,
有很多喜愛強調點測光的玩家,
基本上得到的只是一張主體特別凸出的照片,
這些愛強調測光原裡的習慣只是沿自於光學觀景窗(Optical View Finder),
無法所見即所得的拍攝習慣而來,
在大量試誤的狀況下,喜歡上這種有時失敗有時驚喜的情緒波動,
因此很喜歡談測光原理,覺得自己掌握到什麼,
基本上很多都只是隨機的浪漫,
人的寬容度是很大的,有時很多照片明暗反差都不是反映真實,
但因為好看因此大多都會接受這些荒謬,
夕陽下的剪影即使如此。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