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poiu wrote:
我覺得這個主意不太好...(恕刪)
ryanpoiu 大:
那是因為您切入時間點與用戶群關係,才會有這樣感覺!
實際上,當初NIKON靠著記者宣揚而作上龍頭與記者群時候,CANON是靠著低價 創新技術等從中下機打起,後面再自動對焦時代換卡口機身性能與自動鏡頭群一舉打下高中低各階用戶,那時候NIKON自動對焦鏡頭群很多都沒有推出AF版本,像是無線閃燈控制等技術也都是分別MINOLTA CANON NIKON順序推出,也就是NIKON很多部分都是很晚後面數位時期才推出。
而當初很早CANON在開始著手海外廠生產,只是後面又回到日本,相對NIKON則是數位時期時候,才很晚開始針對海外人員培訓與生產。
針對感光元件CANON一開始看中CMOS而有自家廠,而NIKON則是一直以還都是仰賴SONY與其他外廠生產。
實際上就自動對焦機身性能發展CANON是很早就領先,只是深為市場市佔龍頭與這些背景成本問題,使得CANON在策略上,往往顧及高階用戶,對於中低階用戶就形成所謂擠牙膏感覺。
有興趣可以參考CANON DSLR 性能演進與簡史
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