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來個新手文...請問各位前輩,全幅機影響畫質的因素是什麼?


ds1441 wrote:
除了前面幾樓的大大說...(恕刪)


同意+1

動態範圍真的變比較大,修圖上面,暗處很容易拉的回來

另外我用d600 + sigma 30mm f1.4


在FX模式下,會有暗角,可是畫面呈現很不一樣的感覺,很有層次感

在DX模式下,畫面正常,可是層次卻不見了,有點平淡

以上我說的不是開F1.4後面呈現的模糊

個人感受 謝謝!!

今天做的是笨蛋,明天才做也是笨蛋,永遠都是笨蛋了

0916881688 wrote:
這位大大我就是不明確...(恕刪)


感謝斗大的回應~因為我實在有疑問才會提出問題
對於我無禮的回應也請您包含
看了很多前輩的文章與論點我是有比較懂了……:)
雖然是老問題了. 但其實這個問題在網路論壇討論裡. 很少有人回覆到真正正確的答案
所以叫人去google爬文其實也沒太大意義

全片幅跟APS-c在畫質上的差異
個人認為主要分成兩者
1.高iso雜訊表現
2.像素解析力

1.的話在攝影論壇上大家都很熟悉了. 像素開口率越大通常高iso性能就越好
像素密度越高. 高iso雜訊表現就容易變差
這個大家都知道

2.的部分. 主要在馬賽克CCD/CMOS先天的問題
眾所皆知
馬賽克CCD/CMOS一個實際像素只接收RGB其中一者的明暗訊號
整張影像的色彩是必須經過運算而得到

而如果碰到輪廓線條密度極高. 逼近感光元件解析力上限的時候
就不容易運算得到正確的結果
對比下降. 輪廓線條模糊. 顏色也會出錯

所以廠商都會在感光元件前方加設low-pass filter
把超過某一限度以上的高密度線條輪廓(高頻細節)給糊掉. 以避免這現象


而要改進高頻細節表現. 有兩種解法

1.提高整個系統的解析力. 在同樣面積的感光元件上塞更多的像素. 配合更高解析力的鏡頭

2.加大感光元件面積. 同樣視角範圍的構圖. 如果用兩倍或更大面積的感光元件來紀錄
原本是高頻的部分. 就不再是高頻了


而如果大片幅又高像素. 就相當於1+2
所以影像細節自然會好很多


而動態範圍比較跟畫質沒關係. 動態範圍越大. 反而可能使影像對比相對變小. 看起來效果其實是變差
而且現在一般DSLR的動態範圍性能都很好了
-
Artanis825 wrote:
感謝斗大的回應~因為我實在有疑問才會提出問題
對於我無禮的回應也請您包含
看了很多前輩的文章與論點我是有比較懂了……:)



快別這樣說..

其實我跟樓主大大一樣

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看了一些您的照片,把妹妹都拍的蠻漂亮的

01是個很溫暖的地方

發問都有人熱心的回答,就算同一個問題,100個人問也一樣

就算有少數刺耳的話,但那也是值得檢討的地方,而且還很正面

而且將來你也會是大大,也會幫別人解惑,不是嗎?

樓上文包大大回答的很棒,可是新手通常還是一頭霧水

最簡單的還是照片100%放大看,馬上便知分曉

我以前月亮拍的不好,也是經過人家指點才摸到一點皮毛

不然真的是對不起手中的器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2722672


學習跟經驗真是永無止境
彭昱凱(阿凱):09-1688-1688

0916881688 wrote:
快別這樣說..其實我...(恕刪)

好EQ,給你一個
這樣問好了……小弟目前配備60D+15-85
想升級預算六萬……
目前是預計本身機鏡賣掉之後買5d3水貨加sigma 24 70
請問這樣配置是否妥當?
平常拍拍麻豆跟朋友結婚紀錄一下(義務幫忙而已啦><)

因為總資金約十萬左右所以想多聽聽別人意見@_@

0916881688 wrote:
這位大大我就是不明確...(恕刪)


不好意思,我想糾正一下。您說的APS-F是什麼呢?您應該是要打FF(Full-Frame)才是吧!
其實樓主要是有爬到斗大以前的發文就能了解斗大詼諧式的回覆,
怕你了解差異價值,看aps-c不上眼變成器材控,超出自己的需求,
他老兄是01少數不勸敗的,真要敗的話她也會告訴你怎麼敗最好!
0916881688 wrote:
快別這樣說..
自已拍的爽看的爽比較重要,如果價錢不是問題買一台來拍吧!。

Artanis825 wrote:
這樣問好了……小弟目...(恕刪)

如果我是你,會把這十萬投資L鏡,畢竟十萬說少不少,說多不多,還買不到無敵三公司貨
但十萬就有小小白和16-35了,還可進一台底片機身(保證全幅)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