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來問個6D觀景窗97%的問題


inben2 wrote:
總覺得 SONY 大勝!
從最低階的 A33 開始,全部都是 100% .


同意!超短的時滯與低快門震動均是SLT的優點.

所謂「禮失而求諸野」,在傳統方式中得不到解答的時候(沒有人會下重本去打造一個超級五稜鏡觀景窗),不得不考慮接受新科技、放棄一點點對品質的堅持~~(無論拍攝當中觀景的品質、或是實際畫質經過固定反光鏡損失的品質)

nagasitori wrote:
否則不管是要看畫面邊緣或是拍攝資訊都得死命轉動眼球,用起來真的好累.(恕刪)


同意您說的,確實一般人可能意願不高

但您是否沒想明白我說[把視點拉回25mm]的效果~~當視點做在虛擬(距眼球)25mm處時,戴眼鏡的user是可以輕鬆同時看見四邊的(當年Nikon F3HP訴求的重點),而運動觀景窗的視點有50-60mm,放大率則只有0.5X左右,方便戴航空頭盔的飛行員或隔著潛水盒的用家使用.

jenhoxen wrote:
D兄,我也曾這樣裝過...(恕刪)

那個是手動對焦在使用,否則放大太大並不會增加自動對焦便利,通常是約束一個範圍!

視點當然是可以越長越好,不過整個高視點也是和眼鏡一族影響,自動對焦發展也是和整個市場變化。

只是這些和整個觀景窗設計是牽一髮動全身,各家在定視點也有些偏差。

jenhoxen wrote:
當視點做在虛擬(距眼球)25mm處時,戴眼鏡的user是可以輕鬆同時看見四邊的...(恕刪)


可能是因為5D2跟5D3的視點只有21mm,所以小弟戴著眼鏡就無法同時看到四邊。如果能夠提高放大率又維持足夠的視點,那用起來應該會輕鬆很多。

jenhoxen wrote:
efg6001 wrote:
EOS 1Ds MK3   0.76  1.00   1    0.76(恕刪)


這個是目前最漂亮的數據(我覺得Nikon D4好丟臉)...(恕刪)


話不能這麼說啊, D4的售價跟當年1Ds MK3上市價格差可以讓D4多裝個DK-17M + 一支24-70還有找...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話不能這麼說啊, D4的售價跟當年1Ds MK3上市價格差可以讓D4多裝個DK-17M + 一支24-70還有找..


小弟其實看著1Ds3的文字,心裡想說的是1DX啦(這兩者的差價就小多了)

1DX也是0.76X/100%呢~~就是很生氣Nikon的視點一直縮水(從F3HP的25mm每一代縮一點,到現在只剩18mm,和當年非HP的業餘機F80相同),放大率從F5降到0.7X以後就沒起來過!
爭執視野率有意義嗎?
照片拍回來真的都不需要裁切嗎?
那些執著100%的人
拍出來的照片就很完美無缺點嗎?
世界上沒有100%的事情
就算寫100%
實際上也是會有公差在

AKB48-MINT wrote:
爭執視野率有意義嗎?...(恕刪)


老5D也不是 100%, 大家不是用的好好的. 很多人只會看文字規格就知道相機優劣
AKB48-MINT wrote:
爭執視野率有意義嗎?...(恕刪)


職業跟業餘的觀點永遠不會一致的,不意外

PS.不知道如果看到討論那顆SSD或CPU什麼分數跑多少,您會不會也去說"那有差嗎?"
jenhoxen wrote:
職業跟業餘的觀點永遠...(恕刪)

職業與業餘真的有差別嗎?
不知在沒有5d3的年代,那些拿5d2的職業攝影師算什麼喔!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