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買35 F2,不過35這焦段在APSC上確實比50還適合,尤其是室內...之前買了50 1.8,結果拍了幾次就受不了賣出,因為個人常拍室內,室內真的很難拍~ 個人覺得嚕~(不過線在有了5D2後又想買回50 1.8就是~)
其實,沒有限定某種焦段一定只適合拍攝某種主題,往往都是自己把自己給限制住了而已,當初我好像也是陷入這樣的迷思當中而無法自拔,哈哈。有很多時候,只是拍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便對手頭上的鏡頭興趣缺缺,甚至有所抱怨。但這時候只要稍微轉變一下想法和心境,退後個幾步或者往前個幾步,說不定就會找到自己想要的FU了。(^_^)就拿小弟來說,我人生的第一台單眼是40D,我選擇的第一隻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隻鏡頭就是「135mm F2L」(也不曉得是不是著了的魔,哈)。剛開始,拍起來真的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覺,可能自己的心態還停留在使用DC的時候,總想要什麼都抓進畫面裡,所以變得怎麼拍怎麼不順。後來慢慢將畫面中的東西由多變少,由大變小,才漸漸地從摸索中找回攝影的樂趣,所以直至目前為止,我還是維持這樣一機一鏡的組合,開心的到處拍拍。不管是多麼優秀的神兵力器,如果不能從中找到樂趣,我想,就是算鏡皇也會被嫌吧。(^_^)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看過大大們爭論35/50的用途後,小的有不同的觀感。小的自學攝影以來,了解到每一支鏡頭都有它的特性,從沒聽說過那些鏡可以拍些甚麼的題材,那些鏡不可以,祇聽說過某些鏡拍攝其些題材比較合適而已,奇怪今天忽然看到許多大大給自己設限制,說甚麼50mm不合適室內拍攝,真的感到很奇怪。廣角鏡取其視角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景物,其誇張的透視效果,有別於日常人眼所看到的境物;而50mm準鏡取其與人眼的視角相類近,可以將景物如實紀錄;遠攝鏡有著能將景物壓縮的特性,其角度比廣角及標準鏡狹窄,再加上較大的光圈的效應,可以拍得非一般的淺景深效果,以上種種就是不同焦距鏡頭的特色。學習攝影其中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學會運用不同的焦距的鏡頭,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拍攝效果,再進一步就是運用不同的鏡頭,突破原本固有既定的範疇,從而創作出自己的風格。小的初學攝影時,普遍存在著舊的一套拍攝人像的方法,其"最佳"的鏡頭是50mm標準鏡,因為50mm標準鏡不會將人物誇張或者壓縮,比較接近人們平常所見的效果,而跟被攝者的距離不會太遠,可以作更好的溝通(所謂的溝通,說穿了其實就是當口被相機擋住了以後,被攝者仍然可以聽見攝影師說"1,2,3,笑"罷了),因此當時購買相機的初學者,第一支鏡頭必然是50mm的標準鏡就是這個原因。幸好小伙子的我學習攝影時,剛好是長焦距淺景深當道的日子,當其時許多攝影者拿200mm甚至300mm拍攝人像,而雜誌上亦滿是用長炮拍攝人像的震撼照片,專業的MD早已經學會自己擺姿勢,任由攝影師拍攝,而拍照的亦早已經是用一秒五張連環快拍,從數百張相片中揀選一兩張當書刊封面的專業攝影師了。二十多年過去了,用長炮拍攝人像的潮流已經過去了,現在看到的是大量用廣角鏡甚至超廣角鏡拍攝的人像照,從前所說的廣角鏡不適合拍人像,早已經被後來者所打破,拍攝效果好得不得了的亦比比皆是。須知道,拍攝的技巧不斷在變,拍攝從來都不是自我限制者的天堂,努力鑽研拍攝技巧,充份了解手上鏡頭的特性,再在既有限制內尋求突破,這就是攝影的樂趣所在,亦是學習的重點所在。定焦鏡跟變焦鏡的分別,就在於定焦鏡必須要靠人的雙腿去改變拍攝的焦距,假如拍攝者用了定焦鏡後,便被自己的腿局限了自己的創意,那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fatpig06 wrote:看過大大們爭論35/...(恕刪) 謝謝 fatpig06 大大的經驗分享,小弟也同意初學者不要受限於焦段的限制其實原PO 指APS-c 於室內相對於50mm定焦,35mm 會較適合的觀點,我個人看來是針對實用性而言現今使用DSLR 的族群、習慣、用途及觀念其實都已和底片機時代有所不同不用底片、現拍現看的便利性讓單眼相機變的更親民、更普及,也讓單眼變得更生活化因此,時下踏入單眼世界的族群,不一定是有心鑽研攝影,很多是為了更好的畫質而敗入單眼的所以現在手持單眼只拍生活記錄者比比皆是,當然其中拍出興趣而一頭栽入的也大有人在但初學者畢竟是初學,旁人的建議對其影響很大我看過太多入門的朋友被勸敗50mm 1.8,卻因在APS-c 上不實用 (對初學者而言不適應) 而被打入冷宮殊為可惜! 更可惜者對定焦鏡從此失去興趣,錯失體驗定焦的樂趣定焦除了細膩的畫質,大光圈為其特色,是學習景深控制與主體表現的利器對新手而言,固定的焦段更能強迫其培養對視角的概念 (坦白說,這有點辛苦,很多人因此放棄而換鏡)一但經歷了以上階段,個人的攝影技巧就會往另一階段提升所以我很認同新手由 APS-c + 35mm 開始去體驗定焦的世界 (因為實用而常用)接著體驗不同的焦段,或不同的片幅,慢慢就會找到自己要的東西當然,不見得非定焦不可,我只是針對本串討論主題提供意見
我看過的攝影書,大都有提到,初學者,建議先把焦段定在一個固定的焦段上或許從 28mm or 35mm or 50mm 開始拍,等熟悉一個視角後,再去固定在另一個視角上練習當然,並沒有說在室內一定要某個焦段不可我的意思其實只是要說在室內用 FF+50mm 是很正常的視角但在室內用 APS-C+50mm 的視角就是會比較小一點,所以才會建議用 APS-C+35mm 的視角,會比較接近 FF+50mm 的視角並沒有要引戰的意思... (但有些人卻斷章取義而誤解了我的本意)
當初也是50/1.8跟35/2在選~後來爬文爬很多也了解到35/2在室內才不會退無可退(我想在室內拍全身照!!)尤其又常常拍人總不想每次都拍大頭照吧所以第一顆定焦鏡就是35/2啦~後來補了一顆50/1.8只是為了室外拍人想要有更淺的景深罷了!!最後上了17-55IS之後,50/1.8幾乎都沒用到了反而35/2還是常常用,外出吃飯拍食物~拍桌子對面的人都是方便的首選!!又輕巧~斷章取義往往造成戰文的開始吧!!樓主只是想告訴初心者,在室內要方便拍攝,35是比50在APS機更好的選擇而已並沒有說50不能在室內用吧!!當然不排斥大頭照或是室內總是有很大空間者,50當然也是很好用囉~可惜我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