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

Canon相機~手動鏡 技術交流 & 分享

Vivitar 28/2 + 5D 無CPL(之前原文先刪除,原始內容有待進一步檢驗)
原始中性JPG

中性JPG丟進光影魔術手加飽和10

原始中性JPG

中性JPG丟進光影魔術手加飽和10

原始中性JPG

中性JPG丟進光影魔術手加飽和10

leon-ex wrote:
Vivitar 28...(恕刪)

感謝Leon大分享光影魔術的效果,照片可看度大大提升。讚!
來看看我直接用Photoshop CS6的增加「自然飽和度」調出來的也不賴:
Zenza Bronica 150mm + 5D2


stevench5362 wrote: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 Tele-Xenar 135mm f4 DKL
拍出來感覺就是透...(恕刪)

stevench5362大和leon-ex大楓葉拍透亮又到位,
發覺手動鏡要拍容易,拍得好有難度,
昨天嘗試以NEX配合手動長焦CZJ 135/3.5去拍,
整個是悲劇收場,除了特寫以外,幾乎都失敗,
向光反差大,打光也不太自然,
因樹高大,葉不茂密又隨風飄,
手持或上腳架都沒用,挫折感很重~~就不貼給人笑話了

leon-ex wrote:
只是聽到最近對焦距離是4公尺,當場就會無力了...(恕刪)

這顆是好物雖然近拍是廢的,也大大降低了實用度,
也因對焦距離,價格優惠親民,
好的DKL接環都比它貴了

Canon 5D2 + Carl Zeiss Jena Biotar 2/58mm M42
#1


#2


#3


#4


#5

chih2003 wrote:
感謝Leon大分享光影魔術的效果,照片可看度大大提升。讚!
來看看我直接用Photoshop CS6的增加「自然飽和度」調出來的也不賴:
Zenza Bronica 150mm + 5D2

的確不賴,色彩很到位,只是我比較分辦不出PS跟光影魔術手壓出來的品質差異在哪耶
光影比較方便上手,我大概會用得比較頻繁吧。
其實,過去我很少使用影像處理軟體處理自己拍的照片,但是真的發覺,
輕輕動個滑鼠就能感覺到差很多,
就一腳踩進影像軟處理軟體,開始依賴它了(特別是亮度跟飽和),
想想有時候不後製處理是傷到別人的眼睛,為了不傷別人的眼睛,偶爾還是要後製一下,
算是給自己的一個藉口吧
Vivitar S1 70-210/F2.8-4 + 5D







Violin6918 wrote:

stevench5362大和leon-ex大楓葉拍透亮又到位,
發覺手動鏡要拍容易,拍得好有難度,
昨天嘗試以NEX配合手動長焦CZJ 135/3.5去拍,
整個是悲劇收場,除了特寫以外,幾乎都失敗,
向光反差大,打光也不太自然,
因樹高大,葉不茂密又隨風飄,
手持或上腳架都沒用,挫折感很重~~就不貼給人笑話了

哈,您客氣了。
之前照片是用Vivitar S1 第3款70-210拍的,它可是我非常珍惜的一顆鏡頭啊。
不過CZJ 135/3.5這顆鏡頭有點緊,而且刻度分得又細微,合焦指示音常常是不可靠的,
必須一而再需三的重新檢視照片,並且仔細看觀景窗中合焦與沒合焦的影像清晰度,
非常傷眼力的,而且往往等你調好焦時又起風了,使用上還挺有難度的。
至於這顆S1 V3就還滿容易合到焦的,操作難易度明顯有差。
但CZJ 135/3.5只要能完全合焦,拍出來又是特別透亮鮮明,讓人感動。
S1 V3跟135/3.5差別在於S1 V3暗部細節很有FU,往往背景會變得很夢幻,很安詳穩重,
而CZJ 135/3.5就覺得很透亮又銳利,很接近小小白的味道,但又比小小白還透,感覺很清爽舒適。
所以拍得滿意算賺到,拍的不滿意,就再接再勵,真的沒什麼啦。

Violin6918 wrote:
這顆是好物雖然近拍是廢的,也大大降低了實用度,
也因對焦距離,價格優惠親民,
好的DKL接環都比它貴了

Canon 5D2 + Carl Zeiss Jena Biotar 2/58mm M42

DKL的,我就敬而遠之囉,畢竟拍花花草草的機會很多,不是很能習慣它的最近對焦距離。
Biotar 2/58mm M42
好美的光點
leon-ex wrote:
Vivitar S1 70-210/F2.8-4 + 5D

之前用這顆鏡頭在光圈全開時,散景的光點看起來像是很嚴重的紫邊,
可是現在再經過仔細比對往常其他拍過的照片後,似乎不是紫邊,
而是加了藍色的鍍膜,
以致於背景若屬較陰暗的色調下,特別是深綠色,拍出來會變有點接近墨綠色,給人鬱鬱蒼蒼,
散景像油畫一般的味道,無形中營造出一種懷舊清幽的氣息。

第二張的墨綠色調應該還滿明顯的吧?






leon-ex wrote:
之前用這顆鏡頭在光圈...(恕刪)

Leon大,那就是要命的紫邊啦!跟鍍膜無關,純是因為白光被透鏡分為紅波藍波之後,在成像的焦平面上對不到應該在一起的位置所造成。早期無鍍膜或現在鍍了七八層膜的照樣會有這種現象,所以現代昂貴鏡頭才會用上貴三三的烯土鏡片來校正克服。塑膠鏡片就紫的一塌糊塗!
chih2003 wrote:
Leon大,那就是要命的紫邊啦!跟鍍膜無關,純是因為白光被透鏡分為紅波藍波之後,在成像的焦平面上對不到應該在一起的位置所造成。早期無鍍膜或現在鍍了七八層膜的照樣會有這種現象,所以現代昂貴鏡頭才會用上貴三三的烯土鏡片來校正克服。塑膠鏡片就紫的一塌糊塗!

了解,感謝Chih大告知,長知識了。
看來好像還是得藉助後製才能消除這顆鏡頭有點嚴重的紫邊了。這顆真的除了紫邊問題之外,還真的不知道要挑剔它什麼了。
Vivitar S1 V.3 70-210/F2.8-4 + 600D





Carl Zeiss Jena DDR MC Flektogon 35mm f2.4




Schneider-Kreuznach Componar 75mm f4.5 Enlarger




stevench5362 wrote:
Carl Zeiss...(恕刪)

第一張超有fu
一定要教一下怎麼拍的!
  • 6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