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

Canon相機~手動鏡 技術交流 & 分享

stevench5362 wrote:
Vivitar 55mm f2.8 Maarco加上矯正鏡片轉接環拍的(MD-EOS)
好像影響畫質不大,至少以我的木眼看不太出來,這樣又有便宜好鏡可以玩了

因為長久以來缺一顆20mm以上的超廣角鏡,
最近狠下心標下一顆Nikon NIKKOR 18mm f/3.5 Ai-S(連運費約7200大洋)的鏡頭,
所想請教一下S大您購買的轉接環是哪牌的?
感覺上確實看不太出來影響。買這一顆除了要給5D用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拿來接Pentax K200D的,因為實在很想看看老鏡在K200D上頭的標準廣角18mm以上表現如何(15mm的價格我要用望遠鏡才看得到它的尾巴,就算了),但Nikon轉PK都要加校正鏡片,所以才想問一下品牌,參考一下。


chih2003 wrote:
一堆玩老鏡的都轉去玩Sony A7跟A7R了,同好們得加把勁!

哈,等我中毒之後再說吧,現在覺得手中的東西就夠玩了,應該還是會在這個版留守好一陣子的。

chih2003 wrote:
這次曝光較正確,看來就沒一片死白現象囉!讚!

一切還是要看老天的臉色,感謝當天老天非常賞臉,天空很藍啊。
CZJ 35/2.4 + 5D






Auto Sears 50/2.8 macro 2:1
底下的照片第1張有調過亮度跟對比,有用PS自動色調(JPG直接調整,DNG檔不好用),
原始設定的亮度偏暗了點,實在很沒Fu。
還有,CCD好像很容易就搾出它的高光細節,我現在才發現XD。






leon-ex wrote:
因為長久以來缺一顆2...
原始設定的亮度偏暗了點,實在很沒Fu。
還有,CCD好像很容易就搾出它的高光細節,我現在才發現XD。

建議您逆光拍攝時試試補個閃燈。
調好光圈後先以相機快門1\160對天空測光,記住所測得iso值,改用M純手動設定好iso值,然後開強制閃光。這樣天空就不會過曝,逆光暗部也不會一片死黑!AV先決應該也行得通!
最後一張就是因為測光值適合暗部,卻使得花瓣逆光過曝導致死白。
這個方法叫做壓光,在海邊黃昏拍MD時常用!
chih2003 wrote:
建議您逆光拍攝時試試補個閃燈。
調好光圈後先以相機快門1\160對天空測光,記住所測得iso值,改用M純手動設定好iso值,然後開強制閃光。這樣天空就不會過曝,逆光暗部也不會一片死黑!AV先決應該也行得通!
最後一張就是因為測光值適合暗部,卻使得花瓣逆光過曝導致死白。
這個方法叫做壓光,在海邊黃昏拍MD時常用!

感謝Chih大告知方法,不過我手中只有600D能自動ISO喔,而且600D還有可彌補暗部亮度不足的"自動亮度優化",是手中惟一一部比較接近這個時代一點的機子,不過平常都拿它當長焦鏡專用機,所以內建的閃燈也就很少用。而手中拍照主力是不能調為"自動ISO"的5D,K200D好像也不行的樣子(手中目前沒有K200D,要再確認一下)。話說回來,我再注意一下那個EV值的變化再換算成閃燈的出力級數看是否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拍(不過,在那之前我得先瞭解一下閃燈的級數怎麼換算@@,平常很少玩閃燈,身上兩機兩鏡的側背包已放不下專供5D用的閃燈了)。其實最後一張本來要刪掉的,但是看了看覺得亮亮的感覺也滿有特色的才留下來,原來有傷到您的眼,不好意思,先刪囉
許久沒在這貼圖了,最近都在觀看sony a7版.
不知canon要幾年後才會跟上腳步.

60d + ANGENIEUX 35/2.5

1.


2.


3.


4.



u993517 wrote:
許久沒在這貼圖了,最近都在觀看sony a7版.
不知canon要幾年後才會跟上腳步.

在Sony版可熱鬧了,原來一位蓋手動鏡大樓的好像沒有得到好的回響,結果,本版元老級的老鏡慢拍大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整個升溫了。另一棟則是Contax G鏡獨立一棟。蔡大好像也過去了。看來Canon手動鏡大樓的板塊真的深受震撼了哪。會不會以後這兒只剩我一個人留守
只能說Canon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吧,我相信這次A7全幅微單對全幅單眼的震撼力不會太小的,如果真的覺得自己就只是專業單眼,沒必要開闢全幅微單市場,那小弟在這裡就只能默默的祝福他們了。(南無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從高鐵左營站看高鐵

01.


02.


03.


04.


05.


06.
難得的好天氣,不出去嗎?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leon-ex wrote:
看來Canon手動鏡大樓的板塊真的深受震撼了哪。會不會以後這兒只剩我一個人留守...(恕刪)

不會啦!至少還有小弟我陪你,沒錢還是主因~~~~~
身邊很多老鏡玩家都入手A7/R了,
但還是以轉接EF卡口不能玩的鏡頭居多(這更是一大誘因)
考慮機身性能和鏡頭配重等等,
很多人沒也出清Canon FF,
初期銀彈留著觀望比較妥,消費者導向顯然成趨勢,
各家競爭才能將餅做大做便宜,後續市場必定更蓬勃熱鬧,
屆時再決定也不遲

bocheng wrote:
從高鐵左營站看高鐵...(恕刪)

Bocheng大以自然光拍高鐵,很有日式新幹線的fu,
科技感十足,很棒!


Canon 5D2 + Contax D25
這顆陽光充足下,顏色表現地很過份,部分場景還要降對比~~~
#1


#2


#3


#4


#5


#6


#7
Violin6918 wrote:
不會啦!至少還有小弟我陪你,沒錢還是主因~~~~~
身邊很多老鏡玩家都入手A7/R了,
但還是以轉接EF卡口不能玩的鏡頭居多(這更是一大誘因)
考慮機身性能和鏡頭配重等等,
很多人沒也出清Canon FF,
初期銀彈留著觀望比較妥,消費者導向顯然成趨勢,
各家競爭才能將餅做大做便宜,後續市場必定更蓬勃熱鬧,
屆時再決定也不遲

哈哈,提琴大真溫馨,謝囉。是啊,真的是因為沒那麼充足的銀彈啊。
雖然對它的發色有些不習慣,但一想到是超輕型全幅機身,實在是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我看大多數好像也是拿來接EF卡口不能接的,畢竟機身性能跟鏡頭配重還是很重要的一環,還有,如果是在下,我還是會考慮發色這一環的,沒有多餘的銀彈,很難說服自己敗一台回來的。
希望明年可以賺大錢,敗一台FF微單回來,當然不一定要A7系列,如果還有其它選擇的話,
Canon跟Nikon如果會出全幅微單,想必會同時出,現在先觀望再說。


Violin6918 wrote:
Canon 5D2 + Contax D25
這顆陽光充足下,顏色表現地很過份,部分場景還要降對比~~~
#1

我差點以為是A7拍的,因為細節還滿清晰的,色彩也有點神似,之前本來一直在物色這顆,不過現在看到有更廣的Nikon Nikkor 18mm/F3.5 AI-S,看過樣品照片,覺得還挺不錯的,所以沒有考慮太久就下標了,實在是因為哈20mm以上的超廣角鏡頭哈太久了,導致心神不由自主的關係
不過,超廣角鏡好像在2000萬畫素的機身較適合,細節可能會比較清楚些,這是我有點忐忑不安的地方。

續貼CZJ 34/2.4 + 5D


天氣好冷~大家穿保暖點,別感冒囉!




  • 6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