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環境改變下的棕背與石䳭

達爾文的《進化論》中強調一句“適者生存”,葡韻的雀鳥就面臨這個生死存亡的大關

卡。蘆葦田面積減半,變成幾個毫無遮掩的小水池;而從前現身於大草坪或其他地點的

“熟客”,現在也可在池邊找到。不敢說這是好是壞,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環境的改變,

象徵著某些物種會不適應而被淘汰。




01.這隻是西伯利亞石䳭Siberian Stonechat。




02.從好的一面來說,牠竟然無懼環境的改變,在毫無遮掩的地方出現,即表示已經能適應

這種環境。




03.然而,亦因為毫無遮掩,會否容易被不友善的遊人或敵人發現?




03.反而這隻本地的棕背伯勞Long-tailed Shrike,牠只會在大草坪活動。




05.也見到牠飛回倖存的蘆葦田內,牠似乎是不會出現在水池區的。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分享兩隻鳥(太遠~所以拍不清楚)
1.



2.



ET鷺與白海膽

談到環境改變對雀鳥的影響,翠湖邊全澳最大的鷺鳥繁殖地近年可說是多災多災難。邊緣的公路

汽車流量日漸增加,旁邊地方堆滿舊車胎及廢物,而且民署的外判垃圾收集單位在此停放了很多

垃圾車。在這種惡劣的環境包圍下,鷺鳥仍每年都回來繁殖。然而,牠們將會面對最大的考驗,

公路另一邊的豪宅快將入伙,屆時人車流量更將倍增。況且,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花了大量金錢

買下豪宅的業主們又怎能容忍屋前留下這塊可能傳播疫病的地方。




01.這塊鷺鳥棲息地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枚眼中針。然而,我站在路旁通過鏡頭觀察牠們的行為,

轉眼間就過了一個小時,而且還拍下一些有趣的照片。

這兩隻是夜鷺Black-crowned Heron,牠們頭頂豎直的飾羽,看來像電影的天外來客。




02.這隻看來就像白色的海膽,其實是隻豎起飾羽的小白鷺Little Egret。




03.牠嘴基裸體的皮膚已由黃綠色變得有點紅色,看來已準備當父母了。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湊熱鬧

最近最紅火的鳥點,應該是長了山櫻花的石梯。這裡拍得的叉尾,相信是各個鳥點中最接近的。

記得第一次拍叉尾的地點是離島山上的洋紫荊樹,所以還以為牠們喜歡在較高及較少人跡的地方

覓食。然而,在人來人往的公園也見到牠們,是表示牠們本來就不是那麼怕人,抑或山上的花朵

已所剩無幾,所以只好冒險在這裡出現。




01.拍攝叉尾時,突然有幾隻白腰文鳥White-rumped Munia飛上枝頭。




02.文鳥主要以禾本科和其他草類的種子為食糧,應該不會是吃花蜜的。然而,牠們既來之,

我就則影之。




03.另外的一次也拍得大山雀Great Tit,牠們也來湊熱鬧。




04.從牠的喙看來,大山雀是典型的食蟲鳥。雖然也見過牠吃遊人撒下的麵包屑,不過牠應該是

吃不了花蜜的。




05.接著是兩張以小小白IS在中山拍的烏鶇Common Black Bird。




06.前一次在這個點拍攝時,這些果子仍是青澀得很,只有一群相思仔在啄食。相隔約一個月,果子

已成熟了,除了舊“食客”之外,來這樹“開飯”的還多了這幾隻烏鶇。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陰天的太陽

從中山返澳後第一件要辦的事宜,就是再去拍叉尾。這次又是個陰天,而山櫻花已開得差不多,

大概剩下兩株仍是條光棍,估計也不會開花的。




01.叉尾太陽鳥Fork-tailed Bird仍然是絡繹不絕地出現,不單有雌鳥。




02.雄鳥也有登場,而且數量亦不少。




03.叉尾應屬冬候鳥,所以牠們在勤奮地吃蜜,儲備好遷徙時所需的體力。(註:圖鑑既說牠是

冬候鳥,但又說牠是香港常見留鳥)。




04.櫻花的花期大概只有10多日,不知櫻花落了後,叉尾又會到哪裡覓食?




05.拍過叉尾的鳥友都知道,叉尾雄鳥比雌鳥漂亮多了,所以在場的主角當然是這隻雄鳥。




06.然而,叉尾體型細小(比相思仔還要纖小),加上活潑好動,要拍好牠實不容易。




07.礙於場地所限,過往拍得的叉尾,通常是在樹底仰拍,所以最多是拍得牠的腹部。




08.然而,叉尾羽毛顏色最漂亮部分應是頭頂、背部及喉部。




09.這次可從樹頂向下俯拍,所以這輯是多次拍叉尾中最滿意的一次。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請問afon大..

您目前是用何種裝備打鳥.....相機?鏡頭?
lkdesign wrote:
請問afon大..您...(恕刪)


我現在的裝備是:

1.C牌的7D

2.EF 400mm f/5.6 USM

3.B牌的C2980F碳纖腳架

4.同廠的J-2球形雲台+GH-A懸臂雲台。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紅棉鳥影

休息了接近兩個星期,手已經“癢”得不得了,又得悉附近的木棉已吐艷了。

今早先跑到廢墟附近,不過現場的幾株木棉仍處於花苞狀態。轉到舊市牢,嘩!這裡的一株已開花達

七成。




01.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可算是是最佳的暖場之寶,在您苦無目標時,牠總是忠誠地蹲在

您的鏡頭前。




02.當然也少不了白頭鵯Chinese Bulbul的份兒;廢墟附近的木棉大概只開了一成。




03.雖然舊市牢的一株就已開得燦爛,但不知是否欠缺陽光照顧,紅棉快變成橙棉了。




04.暗綠繡眼鳥Japanese White-eye又成為主角。




05.可惜這次拍攝條件欠佳,不想只拍鳥兒的腹部就真要動動腦筋。




06.其實現場另有一班主角,就是黑漆漆的八哥Crested Myna,可惜牠們大部分時間停在接近樹冠的

位置,要拍牠們真要把握好機會。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感謝....Canon 456真是好鏡.......加油....加油......


開枝散葉

下午來到翠湖,見有工人準備下水工作,交談後得知他們要清理水上的浮萍。現在湖水水低超低,

近公園一邊的湖邊甚至出現淺灘,水面已經毫無遮掩,亦因此可以點算在逃命的黑水雞(約有10

隻)。至於水池附近及威記的另一邊,同樣在進行工程。葡韻一帶愈來愈美觀,然而美化工程對

人有利,對保育是否也有益處?

唯一喜悅的是見到牠們在.......




01.前一次觀察時,這對夜鷺Black-crowned Night Heron已在築巢,這一次又見牠們在搬動

樹枝。




02.最重要的是,儘管巢尚未築好,但愛卻可先.......




03.就在夜鷺夫婦愛巢旁不遠處,另有一隻孤家寡鷺。這隻應是夜鷺亞成鳥,早在前次已觀察到

牠的存在。正在納悶,這裡大部分都鷺鳥都是成雙成對的,然而,未成年鳥到哪裡去呢?




04.這隻小白鷺Little Egret看來外型有點怪,身體好像有點......




05.噢!原來是小白鷺伉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