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正式發表】Canon EOS R 搭載 3,030 萬畫素,DAF + 5,655 對焦點,-6 EV 暗部對焦,可翻轉自拍螢幕,同時帶來四顆 RF 原生鏡頭!

以我的印象,EOS 5D或5D II曾經是日本年度的DSLR銷售冠軍,

由此推論,高階器材的買家可能還是以業餘玩家居多。
berlinnm wrote: 以我的印象,EOS 5D或5D II曾經是日本年度的DSLR銷售冠軍,由此推論,高階器材的買家可能還是以業餘玩家居多...(恕刪)
以你的印象... 是 or 嘴砲 CEO ?!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小晨勃道尼 wrote:
現階段來看,的確FF...(恕刪)

在鏡頭不齊時的確很難輕便
以索家而言,28-70, 55za 1635z其實都不算重
對單反Aps來說,重量可以說是無痛升級
就看要用多少畫質、光圈來換
但全幅微單,可大可小一直都還是很吸引人的
沒辦法,觀音粉看到自家還是出了沒反光鏡的全幅,又擠牙膏,恨鐵不成鋼,只好怒酸索尼

Pizzapiece wrote:


一連串的討論下來...(恕刪)
看了這麼長一串,來寫寫我的想法
我自己在當年SONY出了NEX3的時候買了一台
然後才開始學照相,然後買了60D
所以無反和單反的優缺點我都體驗過

無反的優缺點大家都提了就不在贅述
我自己看canon這次出的機身和鏡頭
心中只有一個想法
canon只是再次替大家證明了
如果你要追求最佳畫質和品質
無反並不能減輕你多少體積和重量
你可以依照機身的優點選擇無反或單反
終究回到光學的世界時
在光學技術無法有效縮小鏡頭的體積和重量
又能兼顧成像品質之前
我相信無反和單反沒有誰淘汰誰的問題
但我相信無反終究會佔據大部分的份額
因為最大宗的使用者其實是一般人
一般人需要的是所見即所得的輕鬆拍攝
而不是單反無法第一時間知道曝光是否正確的麻煩
第一台通常就是試試水溫

還沒大量評測的東西
實在沒必要針對帳面規格去爭個臉紅脖子粗

CANON通常有極多帳面跟文宣沒特別說明的地方,會讓人覺得實用
這個通常要實際用一段時間才知道
表面看來,少了搖桿跟飛梭,換來一個左右滑動的新東西,實用性也讓人好奇

-6EV雖然標示F1.2測的,其他廠也不用覺得這樣標不公平
新出來就是4個鏡頭,當然用最大光圈那支來標,難不成用F4那支?

其他廠可以比照辦理,之後也用F1.2的鏡頭來標
也可以讓大眾知道是不是也能-6EV對焦

-6EV要等到評測出來,真的那麼暗也能快速對焦,才有意義
不然就只是個極限值的宣示而已
他廠有些機種標示-4EV,真的到那環境,拉很久的風箱才對到
意義也不大

個人比較期待那個小閃燈的表現
CANON終於出能跳燈能轉頭的小型化閃燈了
僅190公克,還能主控與被控
無反機身縮小,配上這個,室內與晚上剛好



banco2716 wrote:
看了這麼長一串,來寫...(恕刪)

機身無法縮小主要原因是CMOS,感光元件大鏡頭就大,為了和鏡頭有一個平衡點所以機身也刻意的做大了一點,等小片幅能力越來越強時,來到大家能接受程度,對小機身有需求的應該會慢慢往小片幅小機身靠攏吧!除了景深無法取代外...

Leonarka wrote:
其他廠可以比照辦理,之後也用F1.2的鏡頭來標
也可以讓大眾知道是不是也能-6EV對焦...(恕刪)

關於這一點
其他廠商就得先有原廠 F1.2 的鏡頭......

(要是用副廠的F1.2 測我看更丟臉吧)

QQJOSEQQ wrote:
機身無法縮小主要原因是CMOS,感光元件大鏡頭就大,為了和鏡頭有一個平衡點所以機身也刻意的做大了一點,等小片幅能力越來越強時,來到大家能接受程度,對小機身有需求的應該會慢慢往小片幅小機身靠攏吧!除了景深無法取代外...


您說的是,但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還是那句話
不管電子機身再怎麼進步
回到光學的世界裡
要能夠主打輕便和小體積
終究無法和畫質景深兼顧
在沒有突破性的進步前
不管是FF也好M43也好手機也好
都會各自存在自己的領域
既然無法互相完全取代
就沒有誰淘汰誰的問題
澎澎的拔拔 wrote:
明明EF的位階就在RF...(恕刪)


你是腦袋有問題?

誰跟你提到Canon會改RF卡口,是有說RF只會撐五年?我談到的是因為RF的出現及慢慢研發後,往後五年RF環對於其他EF、EF-S以及M環的價格壓縮後存活問題,理解力有那麼差?還是你以為五年後EOS-R1還能賣個五萬那麼保值阿?當然是指當幾年後二手EOS-R機一代二代對於其他環的新機衝擊問題阿,你眼睛真的該去看眼科了,腦袋也順便去看一下

428需要訂製這有問題?目前產能就是跟不上需求阿,今天臺灣第一批428才剛到,看看序號也才五百多,這種鏡頭一年是可以做幾隻,你今天去相機店買大砲難道就不用付任何訂金?這樣老闆會願意幫你訂鏡頭一定也是腦殘了,沒事訂個好幾十萬來壓貨,真是心臟大

還在那傻傻的以為Sony利益會被瓜分,別腦了,去看看FF無反只佔Sony整間公司多少收益,Canon自己也有賣印表機跟辦公用具事業,當Sony就是只賣相機?你不知道Sony光賣給其他相機廠商的Cmos跟手機Cmos營利就已經超過相機部門了,今天為何那些做中片幅的PhaseOne,哈蘇等等的感光元件不跟Canon買?為何現在手機大廠包含蘋果的這些手機大廠手機相機裡的感光元件都紛紛指名要買Sony的堆棧式Cmos,還願意排單等待,為何阿~蛤?還以為Sony靠賣相機在賺錢?真是天真

幾句話總結:還不就是Canon的感光元件技術不爭氣,連帶拖垮處理器效能跟著低落,更因為Cmos跟處理器不爭氣,才會造成電力耗損更大,看看這次的CIPA連拍規格,還不知道Canon早已沒牙膏可擠了,是根本擠不出來!

自己看看對岸在年初就寫出來的評論
论无反 | 佳能真的是还在挤牙膏吗?

今年初Canon社長自己公開承認研發技術落後
【海外消息】Canon:「我們在研發上的確落後其他廠商」

私心良心建議一下C粉們去跟Canon高層建議一下,低下臉去跟Sony買Cmos來用就好,還能省掉研發的錢,如此一來處理器功耗熱耗問題也能解決,也不用死要面子搞個什麼雙處理器,實則是因為跑不動,裝什熱管搞的好像散熱很強,實則是因為不這樣做會散熱問題更難看

最簡單作法:也學Nikon用Sony的Cmos,然後好好賣好相機跟鏡頭討好自家人,徹底擺脫牙膏廠這個封號,沒看到人家Nikon這次Z6/Z7的發表完全不提到有關感光元件的資訊,裝傻裝到底只強調其他賣點,所以就讓Sony乖乖賺你們Cmos的錢就好,這樣不是皆大歡喜,反正都是日本公司有錢大家一起賺不是很好~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