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 zbb3219 大釋惑。如此說來,既然沒有重大性能差異,我應該是用「重量先決」使用 M3 + EF-M1122 來拍超廣角大景了。zbb3219大有用過 RX1 嗎?想說如果用 EF-M22 去取代 RX1 就可以少帶一台機子,不過又擔心二者的畫質性能差距過大... 很是猶豫。(沒看見「看板娘」在zbb3219大的金門行照片出現,好不習慣~~~)
danieltflu wrote:如此說來,既然沒有重大性能差異,我應該是用「重量先決」使用 M3 + EF-M1122 來拍超廣角大景了。zbb3219大有用過 RX1 嗎?想說如果用 EF-M22 去取代 RX1 就可以少帶一台機子,不過又擔心二者的畫質性能差距過大... 很是猶豫。(沒看見「看板娘」在zbb3219大的金門行照片出現,好不習慣~~~)...(恕刪) 如果對於畫質這些都不在意 拍得下來為重的話當然重量帶越輕巧越好rx1只有試玩過 沒有真正擁有我是覺得去歐洲帶便宜的相機就好貴重的還是在治安良好的地方使用22mm畫質其實也尚可 近拍也很好用會模糊都是因為手震或者對焦系統不爭氣ps:金門旅行是公司半強迫的出差 太太得以倖免~!
一直以來,Z大拍的題材、與對於色彩的調整與偏好,一直是我效法的範本。同 Z 大的看法,C 與 F 也是我心目中帶人帶景的家庭生活/旅遊照的最佳選擇。去年被 G3X/G7X 的軟畫質給嚇到了一些,還有這二台人像膚色陰影部也有偏綠與掉階的問題,所以我最後還是入手了 XF10-24 / XF23 來搭配 X-T10,想說這樣的組合在鏡頭的素質上與直出的實力上應該能輕易超越 M3。不過這幾天試鏡的結果... 發現 F 家的鏡頭素質雖有好上一段距離,不過:1. 同樣是會「人像膚色最佳化」,F 家的「調味」似乎比 C 家更多了一些些,細看時階調有點勉強。2. 拍景時綠色又有點太搶。3. 動態範圍竟然比 C 家更苦手(M3 已經不怎樣了,X-T10 似乎更糟)。這又讓我更猶豫要帶哪台機子出門了... 要選 F 的機身性能與鏡頭素質,還是要選 C 比較穩定平衡的輸出?究竟是?M3 + 1022 + 22還是?X-T10 + 1024 + 23好頭痛啊~~~
越來越頭痛...M3 的操作性與速度就不要提了。鏡頭素質還是最苦手的地方(F 的鏡頭平均素質好很多)。其次是動態範圍好窄(跟 RX1/RX10/RX100 比有一段距離,甚至是跟手機比也...)。曝光與色調倒是很 OK 又穩定(F 有時很驚艷,有時又怪怪的)。F2.8, 1/60s, ISO800, 機身直出,EF-M22:
danieltflu wrote:越來越頭痛...M3...(恕刪) M3 的操作性與速度就不要提了。鏡頭素質還是最苦手的地方(F 的鏡頭平均素質好很多)。M3 最貴 EFM 11-22 不過1萬出頭 (10800現涨至12000?) EFM22MM=3-4000F 的鏡頭平均1-2萬 或2-3萬果真1分錢一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