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法啦..
攝影這事情如果牽涉到"營利" 所謂的投資報酬率就是一個考慮的大重點
看很多人都在說甚麼既然是"以此為生", D3, 1D之類的神兵好像是"買的理所當然" 好像要以此為生沒有這些頂級器材就無法靠這行吃飯..
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今天如果經營的是一個路邊的小吃攤,還是剛頂下一個小店面開始做生意..我應該要砸大錢裝潢店面,而且買最高檔的廚具,最好的食材嗎?
我經營的是個"小吃攤" 也就是賣的是一些低單價的東西,一天有多少人會上門買單不知道..要是我來經營,我一定是步步為營,看業績變化來做經營策略的調整,比方說我後來做出名聲要打高階市場,那就勢必要做更多的投資下去,但是一切都以"能夠回收,獲取更大營收"為目標
同理..婚攝這件事情..樓主所說,敬業程度,我不能否認機身的等級可以反映一些對於這行的敬業程度,但是,說真的,這只是一個小的面向,要顯示攝影師對自己這行的"敬業程度"還有很多面向
但是終歸一句,要多少品質,付多少錢..
我個人看法是,如果攝影師本身有辦法克服高低階機身先天的差異所帶來的限制..他要用甚麼工具,我根本不care, 我只care他最後交給我的照片是甚麼,能否順利達成目標
比方說(我隨便亂舉例,可能不對): 600D的照片可能會"對焦失準的比例比較高", 7D準焦率比較高, 1Ds的更高..那攝影師要用600D上場就要想辦法說服我他用600D拍照也可以不會漏失重要畫面即可甚至比別人拿7D或是1Ds的更強,至於他怎麼辦到的,講實在,我若以客戶的觀點來看,我根本不care..
今天婚攝市場會這麼亂..講白了,幾個原因:
1. 並非每個人都懂攝影,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懂這中間的差異
2. 婚攝的品質無法量化..這個行業不像一些連鎖美容店,造型師可能還有ranking..婚攝又沒有辦法說,我是哪個等級的,經過甚麼認證,所以我收費多少..很多都是自由心證
3. 新人願意花多少錢? 台灣的景氣長期的不好,不是每個人一出手都是好幾萬起跳..很多人都是覺得幾千塊可以搞定就好,這也讓很多真正靠攝影吃飯的人並不想進入這個領域,但是他確實是一個不小的市場,所以亂成一團
所以..樓主沒甚麼好生氣的..因為大環境就是如此..
folding@home 簽名檔, 請多指教
http://folding.extremeoverclocking.com/sigs/sigimag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