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dpreview的50D Review已經出來囉

kinlong wrote:
其實試一試用G10/...(恕刪)

事實上是共通影響的
LPF對解像力影響更嚴重
看看Foveon X3, 像素密度跟D3差不多
但你把D3 crop出X3 sensor的大小, 解像力有辦法追上X3嗎? 那是不可能的, 用任何鏡頭都辦不到
比起鏡頭, LPF才是目前解像力最大的殺手
隨著像素密度越來越高, 用的LPF強度會越來越低
到那時才真的看的出鏡頭好壞的差距

50D看起來比較糊是因為default就開了高NR
這個之前我就說過了
NR low跟NR standard有蠻明顯的差別
standard的NR即使在ISO100都有作用, 會使低反差細節喪失
(雖然它的名字叫做高感光消除雜訊, 但我保證他在ISO100就在消雜訊了, 而且一定看的出來)
40D的default是50d的NR low
只會消色雜訊, 不會消明度雜訊, 細節可以保留較多
meridian wrote:
(前恕刪)...40D的default是50d的NR low
只會消色雜訊, 不會消明度雜訊, 細節可以保留較多

所以如果把50D的NR設為low或是off
畫質就能夠媲美40D
是這樣子說嗎?
Gianni wrote:
所以如果把50D的N...(恕刪)



答案就在DPReview的測試裡啊!

這個連結比較下面你就可以看到兩者都是用RAW拍的, 沒開NR, 同樣用ACR轉, 50D vs. 40D Noise 的比較 (在頁面的下半部. 上半步則是50D在各不同NR下的比較).


這裡也有40D NR的單獨測試

你可以把在ISO 1600 & 3200兩者NR on 和 NR off比比看就看得很清楚了!
meridian wrote:
我一直覺的很奇怪, ...(恕刪)

一般小DC的不只pixel size小, image circle也小, 所以鏡頭設計上的effort相對的較小(compare with DSLR with smaller pixel size)....

因此DC的鏡頭resolution可以做高, DSLR lens卻相對的較難達成, 但實際上也並沒無不可能, 只要增加非球面個數等方法就可以滿足~~ 一切都是小朋友在作祟~~ ^_^...
小布先生 wrote:
我其實多少也有一樣的...(恕刪)

Sensor的確是造就不同解析度的來源, 但是鏡頭解析能力是否能呈現就是關鍵了~~~

另外, 透光度的問題扣除鏡片材質對於不同波段吸收能力不同的因素以外, 鍍膜也是關鍵因素, 另外大家別忽略了, 鏡片的個數也是影響透光度相當重要的部份...^_^
看大家討論這麼多...都很有道理
但重點是比40D貴1萬元的50D在畫質上竟然輸給40D
真是情何以堪....
難道多1萬元只能買到好一點的LCD與多出卻不常用的500萬畫素?
對我來說,義無反顧買了50d的最大原因是

它有調焦的功能,

個人無法接受花了那麼多錢,
以後買鏡頭還要提心吊膽的事實,
至於為什麼選 canon?

1)pentax太不爭氣。
2)d300太貴 。
3)朋友都是canon,借鏡頭方便。

趁著新光三越週年慶,
就了下去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