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akao wrote:
Mugen兄建議您試著用Av、Tv模式來拍,不然就浪費操作DSLR的樂趣了。另外縮個1-2級光圈畫質會更好,如果快門不夠可調到ISO400,350D的雜訊抑制很好,ISO400用起來都蠻OK的。
接下來,別再煩惱鏡頭了,發揮DSLR的優勢,用力給他狂拍猛拍吧
感謝laurakao兄的建議~
過幾天我會在到那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在拍看看~謝謝~
logaway wrote:laurakao wrote:
Mugen兄建議您試著用Av、Tv模式來拍,不然就浪費操作DSLR的樂趣了。另外縮個1-2級光圈畫質會更好,如果快門不夠可調到ISO400,350D的雜訊抑制很好,ISO400用起來都蠻OK的。
接下來,別再煩惱鏡頭了,發揮DSLR的優勢,用力給他狂拍猛拍吧
我同意,狂拍吧!!
也可以試試控制在 35mm-70mm之間,光圈用7.0 搭配CPL 拍拍看....
效果會出乎你意料之外喔!!
我也來貼一張在咖啡店亂拍的, 只有用 acdsee 縮圖至25%, 無其他後製
ISO : 200 光圈:7.1 快門:0.5s 焦距:44mm UV濾鏡
logaway wrote:
我同意,狂拍吧!!
也可以試試控制在 35mm-70mm之間,光圈用7.0 搭配CPL 拍拍看....
效果會出乎你意料之外喔!!
灰翼 wrote:logaway wrote:
我同意,狂拍吧!!
也可以試試控制在 35mm-70mm之間,光圈用7.0 搭配CPL 拍拍看....
效果會出乎你意料之外喔!!
Orz..
很奇怪..
如果說18~125這顆在35~70附近畫質比較好還頗合理的..
可是連光圈都說用7..這太奇怪了吧?
拍攝參數是要依照拍攝的情境下來調整的..
沒有什麼絕對好的拍攝參數..
另外CPL..這只是一個濾鏡..
濾鏡是要製造某種效果才使用的..
和UV鏡的功能完全不同..
(UV在DSLR上的作用主要是保護)
況且便宜的CPL鍍膜都很糟糕..
(同價位的UV大概就很不錯了..)
還有一定程度的減光作用..
另外多多少少也會影響一些測光準度..
如果是廣角鏡的話..邊框太厚的CPL還會造成暗角..
不是說CPL不好..
(我自己有時候拍風景也會使用..)
而是濾鏡本來就是要搭配場合使用的..
(UV例外..主要是保護..)
不是裝上去拍攝出來就一定好..
如果真是這樣..鏡頭廠乾脆就直接做在鏡頭上面就好啦..
logaway wrote:
您說的沒錯, 拍攝時的真實狀況是最重要的, 但是因為這顆鏡頭便宜,必定在材質上有很多的妥協, 所以才會有人試著利用調整設定來加強效果....光圈用7 是有人試出來效果不錯的, CPL 也是為了增加原鏡的對比用的.....所以我才會請他試試看... .
灰翼 wrote:logaway wrote:
您說的沒錯, 拍攝時的真實狀況是最重要的, 但是因為這顆鏡頭便宜,必定在材質上有很多的妥協, 所以才會有人試著利用調整設定來加強效果....光圈用7 是有人試出來效果不錯的, CPL 也是為了增加原鏡的對比用的.....所以我才會請他試試看... .
Orz..
要先搞清楚光圈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沒有什麼光圈值叫做"效果不錯"的..
因為不同光圈值在不同情況下都有其不同的效果..
效果好不好是要依照拍攝時所欲呈現之影像意念來決定..
不是固定一個光圈值就叫好..
也不是固定一個光圈值拍出來就會"加強效果"..
會有人那樣說..那應該是因為光學原理..
鏡頭在最大和最小光圈時解像力會比較差..
所以光圈值在靠近中央的時候可以達到鏡頭最佳解像力的狀態..
問題是..
解像力到底和拍攝者的呈現手法孰輕孰重?
在解像力到達一定水準之後其實後者是遠遠比前者更重要的..
19世紀的攝影師拿的器材..
以現在成像水準來看可能比一台傻瓜相機還差..
問題是他們留下了多少精神面和技術面俱佳的作品?
所以解像力其實本來就不是一個那麼重要的概念..
因為些微的解像力差異不會讓作品加減多少分..
但是光圈不同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是天壤之別..
如果是要讓這顆便宜鏡的解像力接近什麼銘鏡..
然後犧牲掉可以讓作品表達更臻完美的方式..
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另外..CPL的作用本來就不是拿來當保護鏡..
拿來跟UV鏡比本來就不恰當..因為功能根本不同..
CPL一般是拿來消除反光.增加天空的蔚藍度.增加綠色的鮮豔度和明度..
當正對陽光拍攝時其實CPL根本沒有用..
所以只有在想要讓上述東西顏色表達更為生動時才有效果..
甚至有時候還會有某些缺點..
並不是說在室外裝上去就一定比較好..
ps.上面那兩張圖..
我個人是覺得左邊是有後製過的..
因為左圖和右圖相比..
暗部細節通通不見了..
綠色部分也是..這應該不是CPL會造成的效果..
(我拍的時候反而因為天空亮度減小..快門更慢..暗部會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