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我是裝備控] 走了一趟器材路,發現器材先決的確是正確的選擇

我也推怪醫這種態度, 其實並不是像機而已, 其它的家電器材也是如此.
如果它還是不斷的再成長, 當你有需要的時候, 該考慮買一個幾年內你負擔的起最高標準的機種.
比如 DV 你如果不挑當時最好的, 一但過了半年, 新機種上市, 你的落差會更大, 反而提早了的換機的時機.
又比如硬碟, 目前最便宜還是500G, 可是對於不斷增大的硬碟容量, 如果不咬個牙買1T, 將來500G會堆的你滿房間都是~不只是空間, 方便性也大打折扣!
當採購器材之前, 可能並沒有長遠的財務規劃, 只想著當時荷包裡, 能動用多少!
如果你打算用三年五年還是更久, 往往可能走短線投資, 最後可能發現一次到位就不用做中間無謂換機消耗.

一定有人觸碰到器材的極限的時候, 可能渾然不知, 所以, 器材先決並不是人人能辦到!
也有人觸碰到器材的極限的時候, 跟他的作品做妥協, 反正又不是職業的!
這個社會一樣米養百樣人. 真正能追求極致的人畢竟有限.
這也是為何回應之中, 必然會有的雜音!
我能有所進步其實也是早期01上面的攝影先輩的指導跟批評, 但是他們現在也多半不再開口了

怪醫還願意開口說話, 我覺得很多人是應該要多少參考經驗的.......... 當年我也受了怪醫不少指點



有錢人當然是有他們的攝影方式, 我前幾天才去某攝影週邊貿易商工作, 剛好跟老闆聊了一下

隨便看老闆自己的辦公室就知道他用東西多講究, 帶出去的器材也是多可怕2.30公斤隨便就一包 

來卡哈蘇也都是堆的沒地方放, NOVOFLEX 腳架到處堆......

可是那老闆對於攝影的心跟感動還是不減..........  

特別是他牆壁上表框的那張約有2公尺寬的風景照....... 我看的真的心生佩服.......

我覺得這才是攝影的目的, 只是在追求到這目的之前大家所走的路是不太一樣的, 器材先決也是可以玩到最後感動的終點的...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走設備路線到最後只是花一堆錢
走之前必須先把腦袋準備好
因為好的設備要有好的腦袋來使用
我覺得單眼的世界重點不在機身跟鏡頭
是在機身後方的腦袋
重腦袋這句話是整天都有人在講的~~!!

可是沒有鏡頭跟機身的能力, 某些狀況是根本拍不出來的

這三樣是必須相輔相成, 沒有任何一樣的完美就可以造成的....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看完這篇.....
讓我有股想去訂nikon24-70的衝動了....
http://www.wretch.cc/blog/pledge0225

相機後面的腦袋搭載了比目前最快最準的對焦系統還快萬倍、準千倍而且可以多目標追蹤的人類最強對焦...
敗家怪醫 wrote:
[我是裝備控] 走了一趟器材路,發現器材先決的確是正確的選擇

這種論點只侷限在某些範圍的一些些人而已
像許多攝影者他們選擇特殊的底片機,為求得特殊效果
許多攝影者他們使用底片或數位的傻瓜相機,只為了輕便即時的能輕易拍照
我也是同樣的不要求攻頂
而是輕便為主,器材為輔
以前拿了很久的dc現在也才能體會
能夠隨心所欲拍照,許多好照片才真的藏於其中
而頂級機皇頂級鏡皇只是把一個景物更寫實的描述而已...

器材先決,直接攻頂並沒有錯
但您大費周章的發表這些文章不怕影響到許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念嗎?
現在大學生可是拍照的一大族群之一呢...
我同時也希望樓主在這一大段器材路
能提供一路走來的照片予以佐證
讓大家體會,好的器材原來有那麼驚人的價值
好作品跟器材有關係但不是絕對

並不會應為你拿紅圈還是金圈拍出來的作品就可以變大師級的

也不會應為拿kit鏡拍出來的就會很爛

最重要的還是後面那顆頭阿

如果有看這期的ider photo裡面好幾個攝影師最愛用kit鏡或是SIGMA的鏡頭

他們還不是可以登上雜誌

跟紅圈還是金圈有關係嗎?
ddcatt wrote:
我覺得每個人的學...(恕刪)


玩了一圈後又回頭追求輕便的裝備
本仙人就是如此......
能即時隨手隨意記錄影像才是王道.......
SZ Boy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