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鏡頭的焦段, 主要是看你常拍攝的題材, 與拍攝此類題材的頻率, 還有個人的風格.
16-35/2.8L, 我建議買第一代, 約 3~3.2 萬元可以買到.
這是我多年來的主力鏡頭, 使用頻率是 90% 以上.
這顆鏡頭只有 600 公克, 不重, 適合拍攝風景, 空間與誇張風格的人像.
70-200/4L IS, 700 公克, 也不重, 畫質一流, 有防手震, 是我拍攝運動, 舞台, 人像的主力鏡.
24-70/2.8L, 900 多公克, 有點重, 一機一鏡的最佳選擇, 因為 24-70 是最常用的焦段.
但我就是不愛用, 寧願以 16-35/2.8L 與小小白 IS 來取代它.
我不常使用, 缺錢時, 先賣的鏡頭.
100-400/4.5~5.6L IS, 約 1350 公克, 很重, 有近似小白的好畫質, 焦段夠長,
適合拍攝運動, 舞台與飛鳥.
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需求, 此鏡的使用率會很低.
有機會, 先跟朋友借來用看看, 最好是拍攝個一兩天, 比較能體會是否合用.
一顆鏡頭是否合用, 除了焦段考量外, 還有畫質, 重量, 與價格.
L 鏡的畫質都有一定的水準, 不必擔心.
價格多半在 3-5 萬間, 錢少的可以買經濟版, 如 17-40/4L, 小小白, ...
千萬不要忽略了鏡頭重量的考量, 因為太重的鏡頭, 會讓你不太想用帶它與用它,
我曾同時擁有小白與小小白超過一年, 那一年來, 因為小白的重, 讓我寧願帶畫質差一點, 但輕許多的小小白去拍照.
一年後, 我賣掉小白, 留下小小白, 那一顆小小白跟了我六七年.
我相信, 也會有朋友因為堅持要最佳畫質而選擇小白.
要選用小小白還是小白, 因人而異, 自己要想清楚.
我不拍鳥, 但會買 100-400/4.5~5.6L IS (俗稱大白) 來用的原因是因為偶爾拍攝的運動與舞台需要,
在舞台表演中, 小小白 IS 只能拍到表演者全身, 但大白可以拍攝到臉部特寫.
在運動比賽中, 如足球, 大白就可以在原地拍攝到一些特寫鏡頭.
但是, 不拍舞台, 不拍運動, 不拍鳥, 大白就無用武之地, 鏡頭重, 焦段長.
我個人的建議: 鏡頭購買, 小小白 IS 是首選, 再來可選擇 17-40/4L 或 16-35/2.8L,
最後, 也可以選擇 24-105/4L IS 或 24-70/2.8L.
萬一不適用, 二手買賣不難, 新鏡頭 85~9 折就很容易賣出, 損失有限.
如果願意買二手鏡頭, 那就不太會虧損,
但這對新手是難事, 可以請有經驗的朋友幫忙.
以上, 希望對你有幫助 !!
我是耀輝 , https://www.facebook.com/yhk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