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 因為用得多, 熱力令染料變色, 當變色到達某一程度, DVD-R將會壞掉, 光碟上資料再不能讀取。
1. 如果得一份,你應先燒多一份, 然後才繼續這樣播, 因為張DVD有機會快要壞掉.
2. DVD+R 或 DVD-R 2003早期面世時, 曾經有壽命這個說法, 我曾看過本港的電腦雜誌
介紹DVD+R DVD-R因為資料儲存密度高,
所以:
A) 甚至刮花了少少, 都會不能播放而報銷.
B) DVD只有5-10年壽命其實大家都係估, 因為DVD+R, DVD-R於2003年普及至今都唔夠5年
就好似太約在1980年發明的CD, 話有100年壽命, 係咪真, 都要視乎張CD的質量
C) 有大約30-50次的播放次數, 即是可以播放30-50次, 便會開始出現讀取困難.
D) 因此有防刮花保護功能的"超硬DVD+R", "超硬DVD-R"的出現,
超硬dvd+r dvd-r生產量比普通dvd+r dvd-r少我試過燒死過, 用手掰開超硬dvd來看, 只不過係用厚一點和硬一點的硬膠做, 和普通DVD+R, DVD-R其實差唔多...
3. DVD+R DVD-R 的染料係在燒錄時, 以顏色染料受熱的方法來燒錄.
4. 當不停地播放, DVD+R, DVD-R 的表面一定會俾, 激光熱力照住, 加上馬達都熱, 日子有功,
染料都會因熱而出現圈紋.
5. 你見DVD+R, DVD-R 的色素比起CDR 深, 都知道實質上, DVD+R, DVD-R的發展並未夠成熟,
仍然用深色的 染料,加上為了燒錄得快, 需要一些能在短時間內轉變的染料,但容易轉變得快的染料,
相對存放時間而言,會係短一些.
6. 難怪DVD燒錄機的價格長期居於300-400元, 近來更跌破300元的低點, 只須二百多元就能買到.
7. 寄望新一代的兩款新格式高容量DVD可燒錄光碟, 能夠有新特破, 讓我們把先前DVD+R 和 DVD-R
及CDR 的資料COPY入新格式高容量DVD可燒錄光碟內.
8. 如果存放地方有陽光, 或潮濕, 都會令染料物質產生化學變化而報銷.
9. 而且50隻dvd+r , dvd-r, 都係約100多元, 可以FOR 電腦用又得, FOR dvd錄影機又得
有些甚至九十幾元, 一張只值兩蚊的dvd+r ,dvd-r
10 消委會公布DVD光碟的測試指出
http://www.consumer.org.hk/website/ws_chi/news/press_releases/p34304.html
DVD近年才廣泛使用,
故此難以估計壽命和保存資料時間的確實數據。
有專家認為耐用性高的光碟壽命較長。
但另有意見指,單靠耐用不能預測光碟壽命。
11. 消委會建議燒錄兩張光碟,每兩年將光碟資料抄寫回硬碟機定期檢查,再重新燒錄一次。
假如已有新科技產品面世,再複製多一個副本。
使用存儲資料的CD-R和DVD-R 比CD和DVD更易腐蝕。CD-R碟片製造商的資料:綠盤CD-R可保存50年、金盤可保存100年,藍盤也可以達到70年。荷蘭Pc-Active雜誌的一項測試似乎印證CD-R碟片製造商在撒謊。Pc-Active的測試橫跨了2年時間,測試了30種不同品牌的CD-R碟片,測試結果令人震驚,有很多CD-R光碟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就無法讀取了,在測試文章的結尾Pc-Active寫道:“一般認為CD-R至少在10年內有效,甚至有廠商號稱可以維持一個世紀。可我們測試的結果說明他們都在誇大宣傳。”
光碟片我是利用來作暫存的備份用
因為他有一個好處是唯讀
我不是什麼攝影玩家
但是生活中看到什麼就拍什麼
所以手機跟相機都是照相來源
結果常常再硬碟整理
以為是重複的就砍了
又加上頭腦不清楚
結果兩邊 (記憶卡跟硬碟) 都砍掉
但是後來實在是因為CD-R和CD-RW的低價 才被打入冷宮
然後DVD-R和DVD+R又給了MO一記重搥 從此MO成為歷史名詞
小弟之前服務的公司也曾經拿MO來做發票和單據的影像儲存媒介
後來實在是MO機不堪負荷 加上維修費用驚人 整個PROJECT就不了了之
如果MO機可以發展出IDE介面或者USB介面的話 或許可以收復一些城池
就是因為它堅持SCSI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才會讓自己的路愈走愈窄
再加上MO製造商也開始向市場低頭 MO自然成為孤兒囉!
上面的事情也不過是六七年前的事 儲存媒介的大戰果然是大者恆大的世界啊~
EOS 40D + 17-55 F2.8 IS USM + TOKINA 12-24 F4 DX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