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想請教鏡頭的選擇(Canon m6 mark ii)

嗯嗯,
就順水推舟吧~
M6 ii我還蠻有興趣的~~ ^^
flody wrote:...不過把買說成"投資",用不著這麼執著這兩個字上...
不需要也不用”執著”什麼特別字眼啦,只是”投資”等於花費高低,其實討論內容主要還是針對樓主與其他一知半解的新手,尤其不能否認”CP值”是EOS M系統的最大優點,目的並不在於刻意去打壓其他對手或說人家”不好”,每個人的價值觀與重點各自不同,不可能也沒必要去一桿子打翻一船人!

無論用手機相機或任何器材,掏自己的錢當然買自己的需求與樂趣,根本不必在乎別人如何看待;

回文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討論”花費”這回事,如何用同一筆預算可以符合更多的拍攝選擇與自由;各系統與品牌都有各自的優劣,同時都有在用當然會有自己一些截長補短的看法(講難聽一點的話叫作”個人偏見”...),尤其焦段範圍與平均畫質這回事(再加上預算考量),較小片幅系統並非一無是處;在這個單反全面要過渡到無反的交替期...被低估價值與錯殺的必然不少,因為要出清整個系統或品牌的,當然是好壞都不留,尤其有點口碑與實力的,或許多些殘值反而會優先被丟出來賣...我是不小心看到不少以前被嫌貴的現在都很便宜,新手熟悉焦段優先撿來用很划算,假如熱情與知識都能長期維持下去,將來再有打算有目標地去入什麼特定器材丶或付多昂貴的代價,有腦袋作後盾就不需要也沒必要再去問別人了;

Bon Voyage!
Hermitissimo wrote:
不需要也不用”執著”(恕刪)


看完H大大說的,深思熟慮後,考慮先買一顆原廠22mm(二手)先來玩玩看,光圈比較大又俗夠大碗的鏡頭,先解決光圈不夠大的問題,未來熟悉之後就會了解自己需要什麼,也就不用特地麻煩各位花時間替我這個菜鳥解惑

雖然最後不是選擇那兩顆鏡頭,但還是很感謝各位大大能夠來回答我的問題,非常感謝!
如果只是晚上拍風景
那買個還OK的腳架是個不錯的選項
1~3千,照片品質提昇個好幾倍

之後能買EF-M 11-22,星芒&解析,提昇不少
恩...其實兩位討論的很熱烈的兩位大大都沒錯, 這倒也不是什麼中庸的說法, 因為我自身經驗就是如此

一開始是從40D入手, "聽別人說"以後遲早都要上FF, 所以不要買EF-S鏡頭, 故當時手上除了Kit 17-85, 最多同時擁有4顆L, 但最終我沒上FF啊! 不是買不起, 都買了四顆L, 雖然是不多, 但這四顆足夠換一台6D回來了還有剩..., 為什麼? 倒也不是失去了興趣, 只是覺得人生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就暫時先把手上的器材出清, 只留下40D+24L II+一顆沒人要的55-250, 後來因為轉戰M43帶出國用, 又把24L賣掉換GX1+25/1.4+9-18...這不就是嗎? 不論器材當時是買二手或新品, 一來一往, 都是價差啊! 現在的決定, 日後看起來不一定是最好的, 可是當下你也沒別的選擇, 因為當時在無反, 並沒有太多選項可以考慮, 而以現在相機市場的兩極化, 誰又可以知道5年後會發生什麼事?

一直到2015年要結婚了, 打算自己拍婚紗, 考量到手上的器材, 因為閃燈系統的關係, 再次入手買了EF系統的 35/2 IS當主力鏡, 剩下都用租的, 結果, 現在女兒出生了, 35/2也是被我賣掉換了M6K2啊! 你說我最後會不會上FF, 我現在可以告訴各位, 應該不會, 因為要帶出門的東西太多, 且我最想要的RF定焦小三元目前也只有35/1.8 & 85/2, 而RF系統就算是之後會出APS的RF-S, 我也不會買, 這種產品, 乾脆直上RF就好, 再回頭買RF-S, 才是真正的投資失敗, 目前M6K2+22/2+32/1.4是我最好的選擇, 11-22在之前去日本玩時, 就已經買了, 以上M系列全都是買二手, 將來如果要脫手, 我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不過以目前二手更迭的速度來看, 我本來打算之後有長焦需求, 就去租小白IS來轉接, 但等到我女兒可以參加運動會, 會不會EF系統已經消失拉? 這是我目前比較失算的地方 XD

回過頭來看開版大的問題, 確實, 在M系列, 要能吃下3千萬畫素的鏡頭, 如果不轉接, 大概只有32/1.4有這個能力, 但你說預算10K, 要人家直上FF, 還要買一顆廣角或標準焦段, 那預算的差距也太大 XD

都還不確定會不會繼續拍下去, 我是真心建議可以去租鏡頭租機身拍個一天看看, 看看別人說得好乾淨好漂亮的FF是什麼, 然後看看價錢, 再思考該不該頭直接洗下去, 說真的, 如果真心覺得會持續拍下去, 就把銀彈準備好, 直上FF; 預算有限, 就像M大說的, 去二手找顆EF-S 17-55/2.8回來轉接, 也會發現另外一片天喔!
Hermitissimo wrote:
富士佔了我流血出清不少的份額...;

富士大概從2013年開始用起...以它們的實體操控與設計感,以當時的市場來說算是蠻有特色的,而且那個年代的無反性能大多半斤八兩,富士AF性能被批更差也不太在意,反正相對於同時期中高階單反一樣都不行,平平是五十步笑百步沒什麼大不了


H大,
富士最新發表的 X-S10 , 可以請您講評一下嗎?
有沒有想讓人再次入坑的衝動 ?
BikeLover wrote:...富士最新發表的 X-S10 , 可以請您講評...
其實去看看dpreview的鬍子哥就講得蠻清楚的了,我是認為以1000鎂的價位而言很值得買:握持感比XT30好很多丶有IBIS丶有全翻轉觸控螢幕丶小搖桿,(除了整體設計走向取消的機背按鍵以外)該給的大致都有,在當今APS-C無反市場上,以這個價格+規格應該是沒有對手了;它違背富士標準特色,而改用其他單反慣例的PASM模式轉盤...這目標市場的用意不言而喻;富士原用戶可能不大願意接受這一味,但跳家過來的用戶剛上手時的門檻就降低了;

假如是對入手富士X系統有興趣的話...就初步印象而言...沒啥疑慮地推!

PS:我並沒有”討厭”富士,說”出清”也沒全賣掉(XE2丶35 1.4丶1855 F2.8-4.0二手價不值所以根本沒丟出來賣),只是未來幾年預算規劃會以老佳R系列為主,現在只是在觀望特高畫素機身有沒有要出,有的話再一次下手機身+RF特規的鏡頭,而這些器材都離”便宜”這兩個字會非常遙遠,所以才會去”處理”使用率偏低(但不是”不好”)的器材;

至於是否會再入坑...預算與時間都沒啥空間了;取捨之間APS-C只會延續C家,M43因鏡頭體積與特規因素也會留著,這是審慎評估後的決策,所以對富士就不會有啥”衝動”了;
富士可以在等等哦!也是被x-s10煞到但不是外型是性能⋯
但明年2021可能有x-t40!31.5mp感光元件但沒防手震,和31.5mp防手震版本的!
不急可以等等看
也是從x-t20 換到Canon m6 主要原因翻轉螢幕(不常自拍但突然有需要用就知道很重要了)
也有買過x-t100喜歡它的翻轉螢幕跟外型但性能太差⋯
x-s10對焦好像有進步但跟別家比富士對焦還不太行!(尤其拍影片)

重點x-s10沒有動物眼對焦(狗眼,貓眼,鳥眼)現在每家必備
不知道會不會下放韌體了
Hermitissimo wrote:
假如是對入手富士X系統有興趣的話...就初步印象而言...沒啥疑慮地推!


謝謝 H大


( 這幾天正在默默地盤點防潮箱空間; 希望可以偷天換日, 低調地多增加一台機身, 而不被家人發現 ing )
BikeLover wrote:...可以偷天換日, 低調地多增加一台機身, 而不被家人發現...
美照多拍幾張...大家裝沒看見就容易多了;

假如臉色實在難看...就把舊機身藏起來或出掉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