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最近迷思的一個問題...關於鏡頭

basic wrote:
昏暗場景拍會動的東西的確is是沒用 , 但...........手持拍夜景呢?或是拍靜物呢?
有沒有用?這答案很明顯吧?
所以.........只要是對拍攝有幫助的東西 , 有什麼理由要拒絕它呢?

其實討論這個 沒什麼意義啦
IS這種東西 就像大部分的攝影器材一樣(腳架 閃光燈 快門線 不同規格的鏡頭)
不是每個場景都用得到
但對特定場景有一定幫助
所以說
想買的就買 不想買的就不買
有is碰到適合場景時就用
沒is自然就會想其他辦法去拍(用腳架 大光圈加上倚靠)
只要能拍到滿意的照片
是不是用特定器材沒差吧

防手振相當方便,
若是搭配高iso甚至大光圈鏡頭,
幾乎沒場景難得倒了,
確實增添很多方便性....

另外防手振雖無法提供慢到1/15秒以下還能穩定手持,
但對於長鏡頭(需要較高安全快門)
或是快門速度在1/15極限附近的拍攝,
成功率大大提高。

一般白天、標準鏡頭的使用情況,
有無防手振,則差距不大,
彈性地使用光圈或iso設定來cover即可。
我覺得sigma17-70也不至於用一輩子,
機身也是,
屆時若真有需求,
擇一換掉成為有防手振的版本也無不可。
Randolph wrote:
首先,IS有其極限
不會有"1秒不晃"這種IS(詳情請看各家的IS規格就知道)
IS能夠落的範圍大概就是1/15~1/8左右再低也派不上用場

而且IS並非毫無缺點
耗電,貴,同時還有浮動鏡組帶來可能的畫質損失

所以如果我可以用手持拍到1/8,僅有"放大才看得出的小震"
為何要花大錢買IS?

還是那句話
IS是很方便,但是並非沒有IS就做不到
市面上也不是每隻鏡頭每台相機都有IS
改天拿到沒IS的器材就不會拍照了嗎?
手練穩,任何鏡頭都可以是IS


當然...........

所有的追求不就是追求那90分或95分的差別?

沒is當然還是要拍 , 我舉上面的例子並不是說一定非得要is不可..

而是........當有需要的時候 , 它就是有用..

就算我99%的場合用不到(大部份場合也的確是用不到)

但......它若能幫助我拍下那1%的特殊場合 , 那它對我來說就是有用..

就像常常大家在討論的鏡頭差異 , 在數位時代 , 往往也是要用100%來檢視才能看出差異 , 不是嗎?
能接受90分的就不用花大錢 , 若是想要追求95分的 , 往往需要花倍數成長的錢..

is這東西也是一樣 , 有人覺得那1%的特殊場合他不要也罷 , 省錢嘛..(就像您覺得1/8放大才看得出的小震就不要花錢買is了)

但.........有人覺得它要盡量追求成功率...能成功比較重要

沒有絕對的對錯 , 出發點不同而已 , 不是嗎?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請樓主有空時去書店翻一下這本CAPA出的書

數位單眼相機講座:30天精通攝影技巧


在書中的第121頁Q&A中有寫到

一般來說機身內建的防手振功能大約可達2~3段快門...
鏡頭內建的機種則可達到3~4段...

由此可知...
鏡頭防手振的效果是比較好的...
Randolph wrote:
首先,IS有其極限不...(恕刪)

談幾分之一秒可以不震時,請說使用的焦段,否則初學者會懷疑,怎麼他拿300mm拍照,開啟防手震,連1/15秒都糊了。
jillstally wrote:
買CANON系列都要買支援防手震的鏡頭?還是說其實防手震一點都不重要?(恕刪)


您這樣的二分法難怪討論到最後會出問題

簡單來說: "防手掁有用, 但不是萬能", 就這樣.
依我認為
拍高速移動之物體時,這時防手震就沒啥用處了~
原因是~高速物體之補捉要"調快快門"通常會在1/300或更快。
這時也不需要防手震了,因為快門也許已達安全快門。

所以很多時候是看使用時機的。

大光圈使用也要看時機...
有時長焦望遠端時...景深真是連主題(人物)一小部份都會淺淺淺...
有時可能還要縮到F5.6~F8才能讓整個主題(人物)清晰...

有時會苦笑...攝影真是一門學問

我覺得大光圈+防手震+高ISO(如NIKON D3級),這時大至上就無敵了...

其實...我還是崇拜太陽!不用花大把銀子...什麼難關都克服了...
角度不同,視野自然不同。

basic wrote:

最好還是買有防手震
晚上拍照成功率大增


晚上想要拍好照片.
不是拉高ISO.
不是開閃光燈.
不是用啥鬼防手震.

需要的條件是:
低ISO 避免雜訊.
足夠的曝光時間吃夠背景光.
最重要的是:上腳架維持穩定度.

您後面的例子我拜讀了
啥特例都要靠防手震.
只能顯示出您的觀念錯誤.

給你一個普例:
許多人像攝影如婚宴及展場:
你看看光靠防手震會有啥結果.
1/8 秒的快門結果是手沒晃.
但是人都動了.
照片還是糊的!!

防手震不是萬能.
只是科技進步下一個方便的手段.
但是它的使用上仍有限制.
在IS可發揮的場合.
還不如使用大光圈鏡頭來的實在!

另外拜讀過您的18-55IS挑戰17-40文章.
我只能說..拿出戶外去比吧...
你會發現17-40重點不在銳利度.
光是L鏡的發色跟畫質就狂電kit了...
耕生 wrote:
談幾分之一秒可以不震...(恕刪)

我有提到焦段阿~

建議把整串文章仔細看過一遍
應該就可以看到了
前面已經有許多前輩給了你兩方面的意見了

有防手震也好,沒有防手震也罷,最重要的是你的觀念正不正確

若是你對攝影與科技之間的關係有正確的了解,不論你在器材上做什麼樣的選擇,對你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