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照片缺乏層次?什麼叫層次?

個人認為,光是"層次"這個名詞的定義...就很值得玩味.
就我印象中,大家都會說底片比數位有層次感,乍聽之下好像的確這樣沒錯;但是我卻發現,這其中有許多的問題.....

最近翻到一本視聽器材雜誌,其中一個評論液晶電視的項目叫做"階調對比".
階調對比的分數屬性裡,一頭是"階調傾向",另外一頭是"對比傾向".
忽然間,我覺得過去所用的一些名詞是非常模糊不清的,而這本雜誌所用的名詞,倒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那到底,"有層次"是指甚麼?"有層次"的相反是甚麼?沒有層次嗎!?!?!?
沒有層次,那應該是"平淡"吧!?
"平淡"是不是就很類似雜誌裡的"階調傾向"?
"層次"是不是類似"對比傾向"??
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

回到我的印象中:底片比數位有層次,或者說,底片的立體感比數位強,那是不是就是指對比比較強?
至少就我看過的數據資料的確是這樣;底片是曝光濃度曲線是呈現一個S型曲線,而數位相機的光電轉換函數則是接近線性的(也就是曝光濃度曲線).
所以數位的階調會很多,但是沒有強烈對比.

所以底片比數位有"層次",也就是底片比數位"對比"高,相對的也代表:底片比數位"階調"差.
各位會同意嗎?

如果以上是對的,那老闆說的沒有層次,大概就是說,數位對比比較弱的關係.
我想拉拉曲線,層次就會回來了,或者調整一下相機內部的設定,把對比拉高.
skyforce wrote:
個人認為,光是"層次...(恕刪)


如果那個老闆沒卡虎爛的話
我也認為層次應該是指對比. 尤其是畫面中各個物件本身的對比....且是在階調細節保留前提下
例如這樣



不過老實說. 我覺得對方卡虎爛的成分比較高

我覺得他說的層次是指顏色上的層次

因為就文章看他是沖洗相片的相片行老闆..

就像前面網友舉的黑白跟綠葉兩個例子

黑白不只是單純的黑跟白還有深淺不一的調子

綠也不是只有一種綠..中間有許多深淺不一的綠

如果有機會拍底片

有時候就會覺得數位照片的味道很平淡.或是平面...

這很難說的清楚拍過就知道了..go
hatter10_6 wrote:
最近跟搭配已久的照片行老闆聊天,他跟我表示,『你的照片缺乏層次,好可惜。』

底片是多少兆顏色!? 數位是多少億顏色!? 習慣底片的人還是會跟數位有點出入...
hatter10_6 wrote:
接著批評我的機身太低階,跟鏡頭太差
他想推你入火坑 所謂高階1Ds和D3的寬容度

DSLR何時能內建HDR的功能啊
太好了,改在01教召30天......
s2588s wrote:
我覺得他說的層次是指...(恕刪)


如果是這種層次的話. 那底片表現確實是比數位好.
herr_bob wrote:
老闆的層次也許就是反...(恕刪)


後製過的照片對比被拉高.. 石頭暗部的細節已經看不太見了

水的顏色也藍得有點不太自然
我想現在有大部分玩dslr的人根本沒摸過底片相機

更別說過自己沖洗過底片

所以連什麼稱作'層次'或'階調'都搞不清楚就以自己猜測的想法上來亂討論一通

一張100分的相片是由好的'構圖','內容','發色','成相','與'階調'構成

當然你也可以說一張70.80,或90分的相片是好圖

你也可祇強調構圖或其中某一部分而已

但是如果要求完美

那就要面面俱到

什麼是階調與層次

去看看安瑟亞當斯的作品吧

再讀讀它的理論'zone system'

搞清楚在上來討論

沖洗店的老闆是在說行話

只是希望樓主的照片能更好些而已

外行人就聽不懂囉
overspeednet wrote:
我想現在有大部分玩d...(恕刪)


zone system是安瑟亞當斯為了預先知道照片洗出來到底會是什麼樣子才發展出來的一種手動測光方法吧
到了現在DSLR拍完可以馬上看到成像, 還有3D矩陣測光跟點測光等等
要做到跟亞當斯zone system一樣並不會很難
overspeednet wrote:
那就要面面俱到

什麼是階調與層次

去看看安瑟亞當斯的作品吧

再讀讀它的理論'zone system'


請開示一下吧,層次的定義.
Zone System不管是老蔣還是安瑟的翻譯作品我都拜讀過了.
Zone System我在高中也有搞起來過.
說要明確定義層次的話,我印象中好像沒提到.....

frustrated wrote:
zone system是安瑟亞當斯為了預先知道照片洗出來到底會是什麼樣子才發展出來的一種手動測光方法吧

並非只有這樣,雖然你要這麼說也不能說全錯.
基本上它是一個要求非常精準的影像階調控制系統.
既然說到控制,就代表他有"調整"的意味,所以不單單只著眼在測光上了.
拍+沖+洗,三者都考慮到了..
當然現在數位化,洗常常不在考慮的範疇內了.
hatter10_6 wrote:
最近跟搭配已久的照片...(恕刪)

從您跟老闆的對話觀察
他所謂的層次大概是照片 "軟" "硬"的問題
有時候調高一點銳利度會讓照片看起來沒那麼軟調

不過我也遇到有些人對"軟" "硬"定義不同所產生看法相異的問題

譬如有人說相較於NIKON D70 D80 D200, Pentax *istD 系列 搭配 FA 老鏡 成像都偏軟
也有部分的人說 換DA 鏡就不會

這或許有請先進說明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