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一般16-35mm鏡頭,桶狀變形的抑制雖然不如這一顆,但不要太廣角,畫面邊角的延伸性比較沒那麼誇張,畫質也較好,連人帶景足夠,絕對較適合一般使用.(請參考本篇9樓,那種相片相信不會是您想要的)12mm大景都拍的進去,但是太廣角,大景在相片中間部分都會縮的很小,變成小景,超沒氣勢.要拍風景,我覺得12mm不合適,邊角的延伸性真的太強.如果遇到水平大景,用一般的鏡頭多拍幾張用軟體接圗,應該會比用12mm直接拍好,至少看起來較平順.河對面土地公廟前千坪空地在12mm鏡頭下只剩伍佰坪,瞬間縮水:主體很小,上下很空乏:以上皆是不良示範,純粹表現12mm特性.其實此鏡作為建築類工作鏡有其不可取代性,面對退無可退,但又需要一目了然的空間,沒有它,很難搞定.一張照片,浴室所有設備的配置,天花板和地板全部交代完畢.您可以在家試試看您手邊的鏡頭有多少能耐:
2003大叔 wrote:沒錯,一般16-35...(恕刪) 12mm是拍整體氣勢,所以不適合彰顯特定主題(除非像大頭狗式的拍法)。 這顆是我唯一的一顆Sigma鏡頭,就如您所說,極適合拍室內建築,越是狹窄的空間越好。
或許是學建築的背景,我喜歡隨手拍的人物.因為畫面都不是刻意安排的,照片裡可以讀出很多訊息,絕對會超出您按下快門那一刻想得到的,可以是人與人的關係,可以是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而這一切,都是我們做設計的基礎.以中秋節這張照片為例,月亮再加上烤肉,那主題是中秋節就很明顯了.但對我來講,這張照片還表達了我家人這一個晚上的生活(唯一的遺憾,是這張照片二兒子剛好下去拿東西沒入鏡).乖狗狗期盼的眼神看著女主人,太太就去管吃的,兒子管自己,我就管拍照,這就是我這個家庭最標準的互動.但這張照片,對我還有更深的意義,就是這個房子也是我自己畫的,這樣的活動,也是在檢視自己的設計.基本上屋頂的月門造型牆來區分空間增加層次是成功的,傳統的屋頂女兒牆用座椅及金屬欄杆增加視野也是成功的.但其實最大的失敗,是在材質的選擇不能配合烤肉的方便性.座椅上方用石版,地磚用抿石收邊,是顧慮平常的視覺效果及使用性.但對於烤肉這種又有油又有碳的,其實是不適合石材還有抿石這種毛孔多易吸附油漬髒污的材質,應當要另有對策.雖然用電箱拷,但難免還是會有油滴到,留有後遺症.與大家分享這張對我很有意義的照片,謝謝.
這顆拿去拍 Live 真的還不錯,只是光圈小了點20140909-C00A2572 by santin aki, on Flickr20140909-C00A2382 by santin aki, on Flickr20140909-C00A2863 by santin aki, on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