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Canon 400D Firmware更新

花大
你列一下你想測的項目
我明天來替你測
我的 400D 還沒改
5D Mark II 總有一天等到你
ptt_hello wrote:
你列一下你想測的項目
我明天來替你測
我的 400D 還沒改

我想知道在不同﹝測光模式﹞底下,有沒有差異(快門or光圈)?
從頭到尾,相機必須鎖死在腳架上不能動,電池要充飽,
剩兩格電力要升級軔體時,400D好像會要求換電池。
通通使用中心點對焦,尋找一個大約一顆鼻屎大小的對焦點,
以確保不會對到旁邊去。

1.Av光圈先決====
【權衡測光】底下,+1Ev、+0Ev、-1Ev各一張。
【局部測光】---,同樣+1Ev、+0Ev、-1Ev各一張。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1Ev、+0Ev、-1Ev各一張。

2.Tv快門先決====
【權衡測光】底下,+1Ev、+0Ev、-1Ev各一張。
【局部測光】---,同樣+1Ev、+0Ev、-1Ev各一張。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1Ev、+0Ev、-1Ev各一張。

3.M手動模式,固定1組﹝快門和光圈﹞,
然後三種測光方式通通各拍一張。

升級到1.05之後,記得以上步驟再來一次,然後比較Exif所得資訊。

以上這些要求會不會太過份了點?呵呵呵呵....
所以我才會自行尋找1.04想回頭重測。
既然您尚未升級,那麼可否麻煩您這等苦差事?
獎金沒有,美女獻花獻吻更不可能,
....這不是為我測試的,這是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為千萬世人謀福祉,為延續宇宙繼起新生命,
格物致知為求甚解,使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功練....
感謝您接下這神聖使命!哈哈哈....

小小腦袋容量有限,或者請其他網友建議如何測試及項目吧!
http://www.flickr.com/photos/kaoht99/
OK 先把電池充滿電
明天再把結果 Po 上來

你覺得鏡頭是用 17-85 IS USM 好
還是用小小白 IS



ptt_hello wrote:
OK 先把電池充滿電...(恕刪)

有沒有定焦鏡?定焦比較好。
50/1.8或1.4,或100/2.8或其他定焦。
thank's!^_^
http://www.flickr.com/photos/kaoht99/
有 50mm F1.8
就用他摟

M mode 好像不能調 EV
加減用吧

我拍完了
結論是 firmware 對測光沒有很大的改變
明天再 PO 圖
今天晚上利用時間更新到1.0.5,
更新前後測了不少,
測試條件如下.

1.Av(f/2,f/4,f/8),包圍式曝光(+/-1ev),三種測光模式全測
2.Tv(1"),包圍式曝光(+/-1ev),三種測光模式全測
3.M(1/10,f/3.5)

小弟的結論如下:
a)曝光值:1.0.4=1.0.5;更新前後,機身測光皆相同
b)亮度:1.0.4=1.0.5;感覺不到差異

因圖多,試貼幾張讓各位大大參考.

1.0.4 Av(f/2)



1.0.5 Av(f/2)



1.0.4 Av(f/2-1ev)



1.0.5 Av(f/2-1ev)



1.0.4 Av(f/2+1ev)



1.0.5 Av(f/2+1ev)



1.0.4 Av(f/8)



1.0.5 Av(f/8)



1.0.4 Av(f/8-1ev)



1.0.5 Av(f/8-1ev)



1.0.4 Av(f/8+1ev)



1.0.5 Av(f/8+1ev)



1.0.4 M



1.0.5 M



1.0.4 M(-1ev)



1.0.5 M(-1ev)



1.0.4 M(+1ev)



1.0.5 M(+1ev)

ptt_hello wrote:
有 50mm F1....(恕刪)

我想偷偷地說耶
M模式不能調EV是正常的而且也不需要的 (很小聲)
visitefan wrote:
我想偷偷地說耶
M模式不能調EV是正常的而且也不需要的 (很小聲)


M模式的話,固定好光圈用快門來改變照片的亮度,
或者是固定好快門,用光圈來改變照片的亮度,都是
可以的,這就和調整EV的效果一樣。

不過一般都會固定光圈,再利用調整快門速度來改變照片的亮度,
因為改變光圈的話景深和畫質都會改變,所以一般都是固定光圈調
整快門居多。

M模式根本不需要調整EV,光是調整光圈和快門就可以有很多的變化了。

如果是加上閃燈拍照的話,也可以搭配M模式,這樣可以避免快門不夠快,
其他的曝光不足的地方就讓閃燈幫忙補足所需要的亮度了吧。

這時候TTL就很有用了吧。
airmax wrote:
M模式的話,固定好光...(恕刪)


在數位的時代,
大大說的其實是可行的,
因為拍照完後,
可在LCD上立即檢視拍照結果,
並從exif上可以得到很多攝影資訊.

但在底片機的時代,
以上的便利性是不存在的.
在手動模式下,
為降低失誤率,
在沒有把握的攝影條件下,
一般會習慣使用包圍模式(+ / -ev),
以求較高的成功率.
就算讓機身測光,
有時也會使用包圍模式.
用心一點的,
還需要手記當下的光圈,快門值等,
等照片沖洗出來後,
再來檢討拍照當下的缺失.

時代的不同,
也造成攝影習慣的改變.

包圍曝光這我知道,之前學攝影的時候老師就叫同學
拍照要用N+-1去拍了,不過後來因為我自己的習慣,
我開始改拍N、N-1和N-2。

不過我已經半年沒有使用過包圍曝光了,拍出來其實
曝光正確的還不少,所以就沒有繼續使用包圍曝光,
畢竟拍久了也都有經驗了,除非是去到什麼難得去一
次的景點我才可能會再一次使用包圍曝光吧,要不然
現在使用底片拍照我幾乎沒有再使用過包圍曝光,畢
竟拍久了之後,曝光正確的照片就會越來越多了啊!

以前學攝影也只有剛開始的時候老師會要求每次拍照
都要包圍曝光而已,到後來也都沒有再要求一定要包
圍曝光了。

要不要使用包圍曝光來確保三張照片會有一張是曝光
正確的,就看自己的判斷了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