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主要是在拍人像的啦,所以比較CARE後面散景的效果,當然我說"較強的散景"自然是指"模糊".
大家應該都知道,主體越接近相機自然後面的背景越模糊,反過來也是一樣的不過我們就先不討論.
本來想說反正APS-C有"焦距轉換率"一直以為焦距會有所改變,但是就是後來覺得別人FF機的散景效果還是比較漂亮.這個"焦距轉換率"八成是某不懂拍照的工程師只看"成相角度"就黑白掰的,真是害死人不償命.
試想,如果是單純的裁切,為了拍到相同的東西自然要拉開與主體距離,也就是相對減少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散景效果就會"減弱".這剛好跟我之前學到的,焦距越長散景越漂亮,不一樣.
jschsu wrote:
謝謝大家... 有答...(恕刪)
搞了半天原來樓主是要問這個
先把下面這棟兩百多層的大樓搞懂再說吧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2793509&p=1
另外焦距轉換率也不是啥瞎掰的東西
從底片時代就在用了
非135相機的焦段如果不轉換成視角=135相機的焦段
大部分人一定都搞不清楚哪顆鏡頭焦段能拍啥東西
例如一顆150m的4X5鏡頭和一顆25mm的m43鏡頭
如果不是用等效焦距轉換成135相機的基礎
鬼才知道這兩顆鏡頭的視角是一樣的
建議樓主在啥都搞不清楚之前還是謙虛一點
連問個問題都問得零零落落的
至少把冼鏡光老師的部落格爬完再說吧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jschsu wrote:
謝謝大家... 有答案的都選1,沒有人選2,看來1應該是正解了.
其實我主要是在拍人像的啦,所以比較CARE後面散景的效果,當然我說"較強的散景"自然是指"模糊".
大家應該都知道,主體越接近相機自然後面的背景越模糊,反過來也是一樣的不過我們就先不討論.
本來想說反正APS-C有"焦距轉換率"一直以為焦距會有所改變,但是就是後來覺得別人FF機的散景效果還是比較漂亮.這個"焦距轉換率"八成是某不懂拍照的工程師只看"成相角度"就黑白掰的,真是害死人不償命.
試想,如果是單純的裁切,為了拍到相同的東西自然要拉開與主體距離,也就是相對減少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散景效果就會"減弱".這剛好跟我之前學到的,焦距越長散景越漂亮,不一樣.
樓主您好,我跟您一樣也是喜歡拍人像的,而看到您最後這一句話
"這剛好跟我之前學到的,焦距越長散景越漂亮,不一樣"
讓我覺得您還是沒有弄清楚,所以我直接列出能影響散景的幾個因素,
這樣你或大家應該就能比較清楚的了解,為什麼FF全片幅拍出來感覺比
APSC的散景還強烈。事實上散景的成像跟FF或APSC沒有直接的關連,而
是間接的,很多人都會直接說片幅大所以散景強烈,這不是正確的說法。
四個要素:
1.大光圈
2.鏡頭使用越長焦距
3.相機跟被攝主體的距離越近越好
4.被攝主體跟背景的距離越遠越好
上面四個要素只要其中符合一或兩個條件達到都可能可拍出散景強烈的
效果,像用小小白200mm/f4.0拍時雖然光圈只能到4,但是因為焦距長,
所以也能拍出散景。了解上面四個要素就知道跟FF或APSC沒有直接關係,
APSC換算焦距乘上1.6,這個1.6倍只是影像你視角上的"大小",而完全
不會影響你拍攝的內容跟成像。
我舉個例子讓各位看就知道為什麼FF看起來比APSC的散景強烈的錯覺:
假設用拍半身人像來比喻,我站一樣的距離用相同85mm鏡頭來拍,
FF可以拍半身人像,但是你將鏡頭換到APSC機身上時你卻只能拍大頭照,
這時你拍的散景成像是一樣的喔,只是APSC視角要乘上1.6倍所以畫面被
裁切成等同135mm類似的視角大小,所以你的APSC為了要拍跟FF一樣
的半身照時,你必須退退退才能拍到半身,當你後退的時候,你就已經影
響了上面第三點要素,相機跟被攝主體越近越好的條件了,你拉越遠當然
你的散景就會跟FF近距離拍出來的效果不同,也就是說APSC後退能拍出跟
FF相同的視角,但是散景沒FF那麼強烈了,全都是因為你拉遠兩者的
距離。
所以樓主你學到的焦距越長散景越強烈並沒錯啊,這是指鏡頭本身的焦距,
不是指換算後的1.6倍,要記住那1.6倍"只"跟視角裁切大小有關。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喜歡FF(包括我)就是因為,APSC在某些上述的情形下,
相同的鏡頭但是卻拍不出FF相同的效果的,這就是FF跟APSC其中的一些
差異。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一般的小DC拍不出DSLR那樣的人像散景的原因,
因為小DC片幅小更多,導致小DC的鏡頭焦距超短,你看到的都是換算後的
焦距了,所以現在很多小DC都強調大光圈什麼1.8,2.0的,但怎麼拍
都很難有DSLR的效果。
小片幅要用比大片幅短的焦段去拍,
兩者都是同相對距離在拍攝。
不是用同焦段拍然後小片幅一直退退退來拍,
當相機,被攝物,背景,相對距離一改變透視感是不同的,
例:當FF用14mm拍出的廣角氣勢你佷喜歡,
但某些因素換M4/3系統,
此時你選擇的鏡頭是7mm而不是用14mm退後拍超廣角。
FF用50mm拍攝,
M4/3選擇的是25mm而不是50mm。
不是因為用了小片幅就會要一直退所致,
是因為同一拍攝視角下小片幅用的焦長比大片幅短所致,
用了該片幅系統,就要依該系統焦段使用。
換個說法,M4/3的kit焦段廠商為何不是推FF的24-70,
或APS的18-55,而是14-42,12-35。
高倍旅遊鏡不是用FF的28-300焦段。
小片幅廠商都幫你推出了視角相同或相近於各片幅
不同焦段鏡頭,都有合適合用鏡頭可用,
何來小片幅拍攝就要一直退?
重點是同一用途視角下拍攝,
小片幅鏡頭的實焦比大片幅短所致,
不是因為小片幅的就要比較退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