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不必去理會廠商、網購平台、銀行三者之間怎麼"拆帳", 因為那是他們的事, 消費者永遠也不需要或不必要知道;消費者能看到的就是螢幕上的網購價格, 因為這才是消費者買或不買的數字, 就算知道後面三者賺多賺少、利率高利率低, 跟消費者一點關係也沒有。
Ben23 wrote:我認為不必去理會廠商...(恕刪) 有關西吧!!5D3 工訂售價111900元如果(大)店家(連鎖賣場之類)進貨價為5折等於一台成本55950元小店家通路現金進貨為5.5折開票6折等於一台成本61500~67140元賣顧客108000元~顧客一錠說賺太多~~妳想顧客不會大刀一直砍嗎??我去一店砍!!顧店知不知成本價~~~直接關西到售價跟銷量吧!!
看官們,上市還不到一個月,價格不就回軟了?也不用花時間上網拍賣Canon滑鼠。水貨漲到105,000(第二批),第三批又回跌了,再見9字頭(第一批)是遲早的事。用一點兒耐心換現金吧,公司貨103,500(等同美金定價)可以視為第一個滿足點。
Ben23 wrote:我認為不必去理會廠商...(恕刪) 很多人精算了一堆數字誰賺了多少、誰又被多賺了多少只想問...精算後的價格,你買的到嗎?滿足了心理 (厭惡5D3、厭惡商人、厭誤被賺錢、厭誤花的比別人多)卻忽略了現實的意義大概是論壇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