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看這一篇:
拍風景為何要縮光圈?
這篇簡單的結論,這篇用canon 50mm/f1.8拍的,可以發現,最好表現的光圈值,在照片裡不同區域裡,表現都不一樣,如在 A區f7最好,超過則開始衰減,而B區很可能是F9才是最好表現,但在A區卻不是最好,這時該用多少光圈值最好?
可以再看這一篇:
NIKON 1.8D 與 1.8G 簡單比較
這篇簡單結論是:就我覺得在F3.5之前,F1.8G鏡比舊鏡1.8D表現明顯好很多,但以後卻差不了多少,代表可用光圈值來說,1.8G表現會較優一點。
這兩篇放在一起,想簡單說2個心得
1.表現越好的鏡頭,其一張照片平均表現都蠻一致的,我試過SIGMA 30MM/F1.4,比了2~3個場景,發現這顆鏡頭F9表現最好,各個角落都在F9時最優,從F11開始明顯衰減,也比較過CANON 24-70mm,也差不多平均在f5.6~f9間表現最好,且各區域也蠻一致的。
但這個比較,必須放在 "100%放大檢視下",透過適當的軟體局部放大、比較,才看的出差別,如果只是用這種縮圖,實在意義不大。
2.不同廠牌的鏡頭,拿來比較變數太多,比了意義不大,更何況不同 "規格" 來比,變數更多。
我大多只比定焦鏡,變焦鏡比較就更難了,真的要表,或許規格、品質更好的鏡頭,也許在不同焦段上,表現更一致也說不一定。
如果用一句話來簡單帶過的話,也許我會說,鏡頭品質高下,與價格的差別,真的是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一顆鏡頭的好壞,很可能不是平時想像的那樣,我們大多是討論很空泛的話題,難去具體的討論,我們也不大可能有空約一約,進行密集的測試,密集的討論,只是透過網路,對一些抽像、或是高難度的問題作討論,得到的答案,很可能變成過於情感的表達,或是答非所問的討論。
"光是何謂 「畫質」,就可以討論好幾棟樓",這我們都知道大家心中的定義都不同,連一個「名詞」都難討論一個清楚的定義,又怎麼有辦法對一個更深的問題,進行討論?
試著問問你身邊朋友,不論玩不玩相機,問十個會有十一種對於畫質有不同定義的可能,光一個名詞就討論不完了,所以研究論文裡頭,會有很大一段在進行「說文解字」的工作,是希望討論的東西具體、具焦,接下來的討論與研究才有意義。
最後,似乎我們本能上放棄進行更深的討論,就有另一種答案出現 "別問鏡頭為你做了些什麼,要問你對鏡頭了解多少",就開始分享鏡頭該怎麼用會比較好,不要流於 "只討論鏡頭" 狹隘議題討論,而應該討論,這顆鏡頭該怎麼用最好,但有沒有發現,這根本沒討論到原本的問題?
以上有點離題了,只想分享一下,這種問題值得討論,也許大家都不懂,也不見得有標準答案,不見得真的討論出答案,也許可以討論些有哪些鏡頭品質測試的標準、實用的價值,我想會更有趣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