錶人 wrote:EVIL底下分成AP...(恕刪) 其實你提供的第一個連結就解釋的很清楚了現在"大部份"的狀況下是以反光鏡的有無來做分類DSLR 感光元件現在有APS-C、APS-H、FF....還有更大的就不提了EVIL 感光元件有APS-C(sony)、4/3(olympus、panasonic)...等等
rita628liu wrote:我不太會用單眼相機,...(恕刪) 是以反光鏡做區分~EVIL 是 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 的縮寫,泛指目前去掉了反光鏡,但可以交換鏡頭,享有交換鏡頭樂趣的相機系統4/3 M4/3 APS-CDSLR 是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的縮寫,是指數位單鏡反光鏡式相機,可拆換鏡頭,感光元件區分為全幅 跟 APS-H、APS-C 還有O家的4/3 p.s會有後面兩種也是因為全幅太貴~所產生的產品600D是有反光元件~所以他是DSLR不是EVIL
Yuzai wrote:輕便來說當然是GF3贏可是除了這個我找不到600D會輸GF3的地方...(恕刪) 如果比的是錄影,那600D沒有任何希望贏的了GF3其實每次看到哪個贏哪個輸真的很奇妙反正很多人買了可換鏡頭相機之後嫌重、不方便,結果相機都放防潮箱了這樣就算比之前的小DC或是手機畫質好,又有何意義??依照個人需求,能每天拿出門拍照的,就是好相機不管你每天帶出門的是手機相機、小DC,乃至於1D,才會是好相機其他沒帶出門的,只是一個資產罷了
狐小仙 wrote:是以反光鏡做區分~E...(恕刪) 冏 這觀念還真是有點怪怪的,首先DSLR的範圈不只這樣,而且全幅算貴的話,645、66、67的相機怎麼算?apsc是先進系統,在底片時代就有推出這個規格的底片,以取代35MM的片幅,只是當時剛好交接在進入數位時代的時間點,正好是感光原件取代底片的時候,在不考慮鏡頭系統重出的情況下,數位感光原件開始時也是採用APSH或APSC規格,數位全幅反而是後來才推出的。數位時代感光原件愈靠近邊緣愈吃不到光,造成畫質急速下降(特別是大光圈或廣角端),所以使用APSH或APSC以保留畫面最精華地區是很合理的做法。M43是為了讓單眼相機及鏡頭有更接近底片時代大小(或更小),所開發出來的系統,雖然取消了反光鏡,但電子化的程度卻是劃時代,目前的觸控對焦,操控起來的速度,比20幾萬的頂級機還快,重視對焦的話,GF3很不錯,但如果需要更高的ISO,可以考慮600D,或是魚與熊掌兼得的G3。
錶人 wrote:拍照沒在比輸贏的最重要是相機後面那顆腦袋(恕刪) 器材版...當然討論的是器材...很多事情可以用腦袋克服...不可否認...相對的器材可以輔助讓拍攝更加輕鬆...不然分這麼多版的目的就不存在了...每家廠牌款式都有優缺點...樓主需要考慮的是GF3的ISO拍小朋友ISO需要強悍...600D相對體積重量較GF3重以及大台...怕說為了帶小朋友出去...大包小包了...還要顧相機...最後連帶出去拍的動力都沒有了...我的建議 : 考慮重量大小.....GF3考慮畫質....... 5D2小朋友的成長不能等....經濟許可 5D2+GF3 看場合選擇帶的機器...
rita628liu wrote:我不太會用單眼相機,...(恕刪) 不用太擔心...不會拍用....情境模式...或者是有AUTO模式 都可以克服...都是自動的...GF3是不能外接閃燈...CANON的系統拍人膚色不錯...白平衡也比較準...我自己使用上比較喜歡C牌的顏色...但是C牌目前沒有推出GF系列的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