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52a9x6 wrote:感謝各位前輩的指導,...(恕刪) 南插還更好,因為更陡;或者試試從滿月圓出發爬北插也不錯。夏天到了,北橫還挺容易塞車的,早點出門。其實也不用一定到這種中級山練腿力,住家附近的郊山很方便危險性低,爬一趟不夠,爬個十趟也夠了。中級山如果路不熟,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幾年前上過一次玉山,不過我是單攻,還真的是累到懶得拿相機出來24-105 +1
mc52a9x6 wrote:感謝各位前輩的指導,...(恕刪) 也可以試試從中山北路七段底的天母古道上大屯山,途中可順登中正山,這樣一來不管在爬升高度或距離上都會和登玉山主峰差不了多少...當然,實際上海拔高度會是造成體能狀況ok或不ok的主要變數之一...
我去年去爬玉山,帶 5D II + 17-40 ,最後攻頂時真想把相機丟下去,回來後 GF1 就出現在我桌上了。如果你體力夠,建議帶 24-105,因為在山頂時,拍遠山會覺得焦段不太夠用。如果你體力一般般,帶 17-40 也夠了,畢竟很多景都需要廣角。如果你不常爬山,體力不太好,你還是帶輕一點的吧。
也可以將你要揹的裝備連同相機帶在身上~走風櫃嘴-擎天崗-冷水坑-七星山東峰-七星山主峰-苗圃(第二停車場)(陽明山縱走東段)(登玉山-測驗路線)或苗圃-七星山主峰-小油坑-(中正山)-大屯山南峰-大屯山主峰-大屯山西峰-面天山-向天山-淡水(或北投)(陽明山縱走西段)(進階測驗路驗)若輕鬆愉快…就帶重一點若有歸去來兮的感覺…就帶輕便就好
爬了幾年山(上百次?),一開始也貪心想說用到時沒有怎麼辦? 連Gitzo的大腳架都跟我上過木瓜山這種!?結果當然一次都沒用到!後來幾乎都是 FM2+35mmf2 --從來沒覺得不夠(可能是心中觀念是有什麼就用什麼, 工具本來就是有極限)除了僅有一次覺得[再廣一點有多好!!!],---- 在大濁水南溪的河床.........我的想法是---無論如何, 只要是雙腳走過, 汗滴下過, 雨霧凍過, 雙眼看過--應該都不會有遺憾留下美好影像當作是BONUS吧......沒必要太拼, 先確保快樂走一回吧!!!
我認為帶24-105夠用了,而且焦段range大, 拍攝的彈性也較大最好的方案是, 幾個登山朋友都用Canon,大家講好不要帶同樣焦段,有人帶24-105有人帶16-35有人帶小白IS, 講好了大家都清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