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拍RAW最大檔5184*3456(單張照片檔案約20M)
2.DPP--刪除>修改-銳度-白平衡………......
3.轉JPEG檔-解析度好像會差一點點(同張照片檔案縮為約10M)
4.以ACDSee檢視>>再刪除>>裁剪.
5.以ACDSee檢視>>全選>批次調整大小
6.批次調整大小壓縮-入選項(圖像品質選85)-
7.調整大小為(5183*3455)一定要減少 1 以上(同張照片檔案縮為約3M)
8.以放大100%壓縮後的3M跟轉JPG的10M看不出有差異(眼拙)
9.較平凡的照片可再次調整大小壓縮-例如調整大小為3000*2000後(檔案剩1.3M)---有差異
10.最後照片檔案要--命名.分類---原因是記憶會衰退.
照片拍攝後回家要整理.整理的越詳細.腦海裡留下來的印象就越深刻.至於沒整理的就-OOXX
還有近10年來已不沖洗照片了.錄影檔非必要的留幾個月就刪除.照片大小也從10年前(800*600)放大到現在的(3-5000*2-4000).電腦裡--照片檔也有上千個資料夾幾萬張照片.佔有空間不到100G.另外500G&1T兩個硬碟當兩個獨立的備份.寧可單張照片縮小檔案讓記憶體有空間備份.因為10年來照片檔案若是不見了---會哭.
個人心得是--類似的幾十張我只會看一張.同樣的場景照留幾張即可.感覺照片是拍給自己看的.自己看的津津有味.旁人看完是---喔----沒了……. 至於我的照片--是拍給自己看的.要--分類.命名.原因是記憶會衰退.
整批轉檔縮圖後.保留原檔案先作比對…再選擇留下那一張.
我有很多形式的照片--檔案縮小為原來的10%是看不出差異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