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Q & A: 為何沒有機身防手振?canon的官方答案~~

我覺得一旦 FF 機身塞不下全效 AS 模組
那 $ 社就有可能追加長焦段防手震鏡頭
機身加鏡頭防手震雙效合一
價格四倍
一定要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會驅使去學習更多新事物。----金庸
superhbin wrote:
?? ..
這不是更證明了沒了科技讓你們產能降了 1/3 ..
怎會是負面影響呢??
...(恕刪)


因為平時太方便了,所有手動流程都忘了,頓時全廠區亂成一團,辦公室電話響翻天...
MIS的兩難.....
user方便苦了自己
自己方便....被user圍剿...

superhbin wrote:
防手震機制不管在鏡頭或者機身.. 不都可以關掉??..
就算你打開.. 當沒防手震用..您所謂的那種精神不也一樣?
...(恕刪)

對阿,因為小的肥大,因此呼吸容易影響手臂
因此有防手震時,就比較不用停止呼吸了....
手頭一本日文七月號雜誌正巧比較到這一部份.

望遠端:
Canon 30D+EF70-200mm F2.8 IS
Nikon D200+AF-S 70-200mm F2.8G
SONY A100 70-200mm F2.8G SSM
滿分5個星.
1/8 秒下,a100是被評為不及格的
c和n還有兩顆

或許,canon會這麼說,有他利基的部份.
靠自己實力敗家,才是王道!!!
看來某一些朋友,對手震的機身需要度仍然高
我這樣子說好

我可以拿300mm/2.8L手持拍攝舞台的明星或長官,卻不會手震
而且是斷斷續續的手持的,而不會手震是因為我們為了工作特別對手都在加強
練習,以及會找依靠物增加穩定度,以前用底片機時連換一卷底片都要快

我依然是希望把手力給練好的
要不然隨便就手震了

有防手震的機身和鏡頭真的很迫切需要嗎
小白 1310g 小白IS 1570g 差了200g左右,但對我而言依然用小白
而不用小白IS是因為多了負膽,更何況我買小白時連小小白和小白IS也沒出丫
所以不把手練穩對我而言是重要的

舉一個例
我的徒弟
是一個172cm体重不到50kg的瘦女孩
她卻可以拿我的20D+28~70+580ex拍一天
但拍的東西很穩又不會晃來晃去的
原因是他懂得利用環境來增加穩定


各位請先想一個問題
用DSLR的朋友在沒用DSLR前是用什麼的機身呢?
又或者沒有用過就買了DSLR用呢?



Ex
Canon 1 字輩沒有對焦輔助燈
ET COMET Elnchrom 棚燈及LEAF機背有問題皆可問我
pugman wrote:
手頭一本日文七月號雜...(恕刪)


不及格主要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面吧,

在入門等級要花上3千美金以上才能擁有d200+VR 與30d+IS?

對我成本也是一個問題!
鏡頭如果裝上IS VR與機身加上AS可以讓USER的使用鏡頭的成本價降低

哪天也許會出現鏡頭與機身都有防手振的設備,但是個人覺得哪是很困難的設計。
協調兩個機制振動的反應,可能只能選其中之一。

不過以前沒有防手震大家還是拍的嚇嚇叫。所以也不是太重要。防手震有就好



突然間有個想法...

若是把CCD做大一點,手震時以處理器來決定該記錄哪些感光的Cell,
這樣的反應速度不是比機械式的移動整塊CCD快嗎?

還是有我沒瞭解的地方?

julien wrote:
廠商的話..聽聽就算了~~~
早年Intel不是信誓旦旦的攻擊說catch不重要~~
後來勒~~
廠商都一樣啦~~


挑個錯字:

快取是 CACHE 不是 CATCH



大河馬 wrote:
看來某一些朋友,對手...(恕刪)


大河馬兄..
防手振對一般人來說是很好用的..
只買一組kit然後希望能拍拍照就像DC一樣的人很多...
kit光圈都很小..
防手振就很重要..

我的手算是很穩的..
但我希望更輕鬆的拍..
不用像打靶一樣..
所以我覺得很實用..

想一機一鏡 A100是很好的選擇..
overclocker wrote:
突然間有個想法......(恕刪)


感光元件做大
那不等於机身價格也變的更貴了
ET COMET Elnchrom 棚燈及LEAF機背有問題皆可問我
overclocker wrote:
突然間有個想法......(恕刪)


已經有人做了..
效果不是很理想...
不過不是加大是縮小..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